广安市人民医院

儿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单独建科于2000年8月。现科内有医务人员34名,其中医师16名,均为大学本科毕业。并已有12名医师分别到重庆儿童医院、华西医大附二院、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回来。其中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护理人员29名,其中27名护理大专毕业。2名护理本科。主管护师2名,护师7名,护士20人。科主任周敏副主任医师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擅长儿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为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围产医学专委会委员、广安市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多年来致力于儿科工作,已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科内设置2个医疗组:普儿组、新生儿组。儿科门诊、急诊儿科门诊、儿童保健门诊。

普儿组设置35个床位,主要负责住院病人医疗工作,普儿组病房有2人间或1人间、3人间、6人间。抢救室均配有卫生间,整个病房及病区宽敞整洁明亮。病房内设有空调、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吸引以方便治疗及抢救;配备有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高压、超声雾化器,经皮氧饱和度测量仪等医疗设备,能满足绝大多数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组设置15个床位,其中包括新生儿危重病儿监护。配有暖箱,呼吸机,CPAP呼吸机,蓝光治疗仪,辐射保暖抢救台,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经皮黄疸测量仪、经皮氧饱和度测量仪、氧浓度测量仪等设备,已成功抢救了大量危急重症新生儿,如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早产儿、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新生儿吸入性肺炎,NRDS,新生儿败血症等。

该科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能熟练诊治儿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病。年收治病人4000人次,新生儿近1000人次。儿科门诊7万余人次。对危重患儿能进行及时高效的抢救治疗,成功率在85%以上。并广泛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及早产婴儿的护理。近年来外出进修学习人员不断增加,专业不断细化,目前开设了2个儿科门诊,儿童保健、心理卫生咨询门诊,夜间急诊门诊。目前除能开展三级医院一般技术项目外,已逐渐开展了部分重点专科项目,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开设,小儿消化内镜开展近百例。

全科医护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儿科医疗技术、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于患儿。同时为适应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病区内设置了充满童趣的儿童游乐场。病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设施齐备、服务周到,是儿童就医的最佳选择。

联系电话:2600306(儿科病房);2600307(新生儿病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