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普外科、骨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广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始建于1941年2月,其前身为广安县卫生院。1956年5月,更名为广安县人民医院。1998年12月,更名为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1999年12月划归广安市卫生局管理,更名为广安市人民医院。2004年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009年整体搬迁至城南,2010年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年、2017年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2015年9月,广安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医院冠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名称,作为第二名称使用。2016年11月,广安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医院成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区域联盟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西南医科大学和川北医学院教学医院、川北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全程教学医院、广安市创伤急救中心、广安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安市继续教育基地。医院占地170余亩,业务用房15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1180张,实际开放床位1465张。【人才结构】截至2019年6月底,医院现有在职员工167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0人,占职工总数的83.50%。博士、硕士研究生131人,占职工总数的7.82%。高级职称226人,占职工总数的13.48%。三级岗专业技术人员6人。拥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及以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及委员232人,广安市学术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及委员145人。省级及以上培训师资152人。【学科建设】医院共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7个(市级质控中心29个),行政后勤科室22个。8个临床科室实行医疗组长负责制。医院现有省级重点专科5个,分别是胸心外科、骨科、普外科、肿瘤科、麻醉科。在建省级重点专科5个,分别是放射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市级重点专科17个,分别是胸心外科、骨科、普外科、肿瘤科、麻醉科、放射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护理学、儿科、风湿免疫科、肾脏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市级院士工作站--孙颖浩院士广安工作站。已授牌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单位。成立了肝癌MDT、乳腺癌MDT、肺结节MDT及产科大出血MDT。【科研教学】医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资格专业8个,分别是骨科、肿瘤科、麻醉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传染科。现有药物临床试验在研项目1个,形式审查项目2个,洽谈项目2个。近五年来,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9项,立项15项;市级科研项目38项,立项9项。荣获省级科技奖1项,市级科技奖10项,市级成果鉴定12项。累计发表论文645篇,其中SCI论文11篇,统计源及以上期刊484篇,一般期刊148篇,著作2篇。医院现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省级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在院规培学员330余人。年接收实习学生500余人,全程教学学生30余人。【服务能力】医院拥有GERevolution256排512层螺旋CT、西门子3.0T核磁共振、Varian医用直线加速器,飞利浦大型C臂数字减影机(DSA)、stockert-sc型人工心肺机、人工膜肺(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三维标测系统等。医院已成功开展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颈椎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脑干肿瘤等各类脑脊髓肿瘤性病变显微手术等高难度大型手术。以神经、心脏和血管介入治疗、微创医学、无痛诊断与治疗等技术为代表的医疗特色学科处于全市领先地位。2018年,门急诊人次79.76万,出院人数6.86万;手术台次3.6万,其中,三、四级手术12158台次;收治疑难重症9677人次,外转疑难重症557人次。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院宗旨和“爱心、质量、人才、品牌”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方针,承担着区域内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省优质服务示范医疗机构,“重医德、献爱心、优质服务示范医疗机构”,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先进集体,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