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医院

肿瘤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山医院肿瘤血液科是我院肿瘤诊疗的核心科室,展开床位近50张,年收治病人约1000余人次,现有高级职称5人,肿瘤专业博士1人,硕士3人,研究生学历占60%以上,医护团队近20人。是重庆地区设备精良、规模宏大、技术全面、服务一流,集诊断、治疗、科研于一体的肿瘤综合诊疗基地之一。开展常见肿瘤血液病的化疗、放疗、介入治疗、CIK细胞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借助中山医院SIEMENS Primus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及多叶光栅3D-MLC、TPS计划系统、3.0 MRI 128排容积螺旋CT 全身肿瘤核素显像系统等一流的诊断设备 为患者诊断治疗的一体化提供有力保障 科室医护人员牢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到最高点、医疗经费水平降低到最低点,切实为患者服务。近年来完成了“以骨痛、神经痛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生物制剂胸腹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探讨”等一系列临床研究,在《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重庆医学》、《肿瘤》、《免疫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科研论文近30余篇。肿瘤科秉承“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拥有“癌症病人评估随访中心” 对患者进行全程的跟踪随访 并提供了“生理-心理-社会”的全方位服务模式。科室理念:把握当今肿瘤学发展的趋势和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理念 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中山医院肿瘤患者诊治流程,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多学科专家协作治疗制 由肿瘤血液科 放射治疗科 外科 介入科 影像科 核医学科等各科专家为病人联合会诊,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科学 合理的个体化 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科室业务范围:实体肿瘤放化疗、内分泌治疗、CIK细胞免疫治疗、介入治疗、规范镇痛治疗、恶性胸腹水治疗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如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出凝血疾病的综合诊治。诊治范围: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头颈癌、恶性胸腺瘤、妇科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骨肿瘤、皮肤癌、软组织肿瘤、颅内肿瘤以及血液肿瘤的化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常见血液内科疾病的综合诊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术后回访

8月7日上午,重庆市中山医院联合重庆市慈善总会、大足区慈善会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受助患儿回访。此次回访来到了大足区高坪镇冒咕村,1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夏江萍家中;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村,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陈扬庆家中。 夏江萍一出生便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今年4月,在得知市慈善总会联手重庆市中山医院正在进行“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的消息后,她看到了希望。5月,重庆市中山医院为她进行了心脏手术,术后小江萍的身体已经得到康复。4岁的陈扬庆其养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无劳动能力,父亲陈明华是外出打工人员,破旧的家就靠年迈的外婆打理。在慈善总会和市中山医院的救助下,小孩手术后完全康复,能正常的生活、上学、玩耍。回访活动中,医院的医疗专家给她们进行了健康复查,送上了慰问金、被子、食用油等物品,希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能得到及时医治,健康快乐地成长。 重庆市中山医院自2010年成为市慈善总会“护苗行动”项目的定点医院以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为认真实施好这一慈善项目,医院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在院长杨庆军的领导下,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麻醉科、手术室、ICU、门诊、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 组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工作团队,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实施手术和护理,确保了病人的手术质量和安全。此外,还定期组织医疗队到区县开展义诊、现场体检,并到部分术后患儿家中进行回访。这些活动扩大了“护苗行动”慈善项目的影响力,打破了老百姓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解,让更多心脏病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几年来,医院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0个月,手术成功率100%,成为市内定点医院中实施该手术人数最多的医院,得到市慈善总会和患者家属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新闻链接: 重庆市中山医院于2012年4月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中山贫困风心病慈善救助基金”,专门帮助贫困风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资助对象为城乡低保户、因病致贫需实施风心病手术的患者家庭。该类患者可以向当地慈善机构申请,在重庆市中山医院接受手术的将获得8000-10000元的定向资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白带鼻涕状透明拉丝
冷启刚
回答: 白带呈鼻涕状透明拉丝可能是排卵期生理性白带,也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正常排卵期白带因雌激素升高呈现透明蛋清样拉丝,而病理性白带多伴随异味、瘙痒等症状。 1. 排卵期白带 女性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白带会变得稀薄透明且富有弹性,呈现拉丝状,长度可达10厘米以上。这种白带无特殊气味,是卵泡成熟和排卵的标志,通常持续2-3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即可。 2.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导致白带量增多呈稀薄鼻涕状,颜色灰白或淡黄,伴有明显的鱼腥臭味。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衡是主要诱因,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多个性伴侣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乳膏或口服替硝唑片治疗,同时需避免性生活刺激。 3.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时,宫颈腺体分泌旺盛可导致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可能夹杂血丝。这与激素变化、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常表现为性交后出血、腰骶部坠胀。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轻度可观察,中重度可采用保妇康栓或宫颈激光治疗。 4. 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早期可能出现透明或淡黄色拉丝白带,后期可转为脓性。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可能合并尿频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确诊需进行衣原体核酸检测,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胶囊等抗生素,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5. 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雌激素持续偏高,引起长期透明拉丝白带。常伴随月经紊乱、痤疮、多毛等症状。需通过性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日常应注意观察白带性状变化,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过度清洁会阴。若白带拉丝持续超过1周、伴随异味瘙痒、出血或下腹痛,建议及时妇科就诊。排卵期白带增多期间可适当增加外阴清洗频率,但不宜进行阴道灌洗,以免破坏微生态环境平衡。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