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科 (共2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创建于1963年,是中国胆道和肝脏外科学的发祥地,也是国际上最早建立的以肝胆胰外科疾病防治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科,创始人为国际著名外科学家黄志强院士。在老一辈专家的卓越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解放军西南肝胆外科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首批全军临床医学“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全国高校重点学科、全军重点实验室;是肝胆外科领域内集科技创新、复杂疑难病诊治及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国内外规模最大并享有盛誉的肝胆胰外科中心之一。

顺应国际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扩展规模优化结构,在强化胆道外科学术优势的基础上,实施亚专业发展战略,现开展床位160张,已建成由3个肝胆胰病区、1个肝移植病区组成的疑难重症疾病诊治中心;建成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研究中心和以肝移植、肝脏外科及胆道外科病理生理主要问题研究为特色的全军肝胆外科重点实验室,促进了以临床需求为牵引的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承办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开辟了消化外科领域学术交流的新园地。

以创建国际一流的肝胆外科中心为目标,实施国际化人才发展战略,重点培养和引进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形成了临床外科和实验外科两支密切结合的专家队伍;充分发挥资深专家的学术指导和学风传承作用,倾力造就杰出的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我国肝胆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获得一批创新性科技成果,国内外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显著提升。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军队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全军及重庆市医学攻关项目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共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届,其中主办的“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已成为展示国际肝胆外科学最新进展和演绎外科大师精湛医术的高水平学术盛会。聘请了国际肝移植协会主席John Fung教授、欧洲外科学会主席Bismuth教授等10名国际著名外科专家为本学科名誉/客座教授。

新世纪的西南肝胆人传承着济世活人的仁爱精神、严谨求是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同心奋勉的团队精神,纳四海之贤士,聚凌云之壮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卧薪尝胆,走向世界。在过去四十年辉煌成就的坚实基础上将肝胆外科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为创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肝胆外科而努力奋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西南医院门诊部志愿者招募启事

为弘扬 “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互相尊重、互相帮扶、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决定在全院开展 “ 仁爱志愿者服务 ” 活动,现根据活动需要,面向社会各界、在校大中专学生招募志愿者。 一、志愿者招募对象 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活动的各界人士。 二、招募条件 1 、年龄不限,身体健康,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2 、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参与服务的时间; 3 、富有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志愿者服务内容 在“暑期师生健康行”活动期间(2014年7月14日-9月14日)协助门诊患者就诊,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四、志愿者培训 志愿者由门诊部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熟悉医院环境、工作职责流程、常见疾病知识及服务理念、礼仪、沟通技巧培训等,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五、报名方式 现场报名:至门诊部办公室填写报名表。所有志愿者均须填写《西南医院志愿者申请表》,填表时需携带1寸照片1张。报名咨询电话:68754095、68765095。 注:志愿者工作期间,我院为全天工作者提供午餐一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