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西南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始建于1980年,在此后30来年的建设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实验室为一体的临床学科。是一支具有高科研层次 高临床技术 高临床带教水平的医疗队伍,现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临床药理基地,床位80余张,拥有包括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预警系统,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美国、韩国及国产胰岛素泵总计14台,美国、韩国动态血糖4台,亨得利糖尿病足诊断工具箱,四肢多普勒、经皮氧分压、糖尿病足超声清创刀、空气波治疗仪、糖尿病足负压吸引系统,Luner及Challenger双光子骨密度检测仪(为西南地区第一台),U-2000型低频脉冲电磁波骨质疏松治疗仪等一系列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内分泌代谢病专科之一。于2005授予“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建立了专门的糖尿病足工作室,获得多项基金资助,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并于2001年由我科牵头,联合全国10余家教学医院开展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获得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费360万元及“十一五支撑课题”经费30万元资助,迄今已历时8年。

我科分为门诊就诊区、住院部和治疗检查区三个部分。占地5000平方米,开设病床80余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年门诊量达51035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313人,医疗综合指标居国内各大医院内分泌科前列,本科室完成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项,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课题”1项,全国教育十五规划军队重点课题2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和军队博士后科学基金各1项,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校院级科研基金,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三军医大学新业务新技术二级甲等奖1项。

内分泌代谢病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现有工作人员30多名。在医疗主系列中,80%以上为硕士及其以上学历,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中级职称7名。在护理系列中,10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2名本科,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

科室特色:1.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2.骨质疏松的诊治;3.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治;4.甲状腺疾病的微创治疗;5.肥胖的诊治;6.其他内分泌疑难杂症的诊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西南医院门诊部志愿者招募启事

为弘扬 “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互相尊重、互相帮扶、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决定在全院开展 “ 仁爱志愿者服务 ” 活动,现根据活动需要,面向社会各界、在校大中专学生招募志愿者。 一、志愿者招募对象 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活动的各界人士。 二、招募条件 1 、年龄不限,身体健康,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2 、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参与服务的时间; 3 、富有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志愿者服务内容 在“暑期师生健康行”活动期间(2014年7月14日-9月14日)协助门诊患者就诊,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四、志愿者培训 志愿者由门诊部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熟悉医院环境、工作职责流程、常见疾病知识及服务理念、礼仪、沟通技巧培训等,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五、报名方式 现场报名:至门诊部办公室填写报名表。所有志愿者均须填写《西南医院志愿者申请表》,填表时需携带1寸照片1张。报名咨询电话:68754095、68765095。 注:志愿者工作期间,我院为全天工作者提供午餐一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为什么得系统性红斑狼疮
陈腊梅
回答: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异常、环境刺激、免疫系统紊乱、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需通过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病情。 1、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家族聚集倾向,若直系亲属患有该病,发病概率可能增加。HLA-DR2和HLA-DR3等基因变异与疾病发生相关。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抗核抗体和补体水平,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片、羟氯喹片、环磷酰胺注射液等。 2、雌激素影响 育龄期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雌激素可促进B细胞活化,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患者应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必要时采用他莫昔芬片等调节激素水平,同时配合硫唑嘌呤片控制免疫反应。 3、环境刺激 紫外线暴露可能诱发皮肤损害和全身症状加重,部分化学物质如染发剂、某些药物也可能触发免疫异常。患者需严格防晒,避免接触苯妥英钠片等可能诱发狼疮的药物。日常可使用防晒霜和物理遮阳措施,病情活动期需增加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剂用量。 4、免疫紊乱 患者体内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皮肤等器官。抗双链DNA抗体和抗Sm抗体是特异性标志物。治疗需联合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和贝利尤单抗注射液,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 5、病毒感染 EB病毒、细小病毒B19等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打破免疫耐受。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持续低热、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确诊后需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避免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可能加重免疫紊乱的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宜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肉、蛋清,限制芹菜、无花果等光敏性食物摄入。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和抗dsDNA抗体。出现新发皮疹、水肿或持续发热时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