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胸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胸外科是西南医院拥有悠久历史的主流科室之一,是西南医院重点发展的科室,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2007 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卫生部对器官移植工作的规范活动中,我科成为国家首批心脏移植的指令性开展单位,是重庆地区惟一具有开展心脏移植资质的学术单位。科室共有展开床位 80 张,其中监护室床位 20 张,医护人员 48 名,其中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和技术骨干 6 名,研究生导师 3 名以及精干的医护队伍。科室现有博士 8 名,硕士 3 名,是研究生培养单位。

多年来,科室以患者为中心,努力实践 “ 为病人服务、使病人以最少的花费得到最合理的治疗 ” 的宗旨,以 “ 创国内一流胸心外科 ” 为目标,科学管理,勇于创新,不断进取,高质量地为患者完成胸心外科常见疾病诊治。还率先在国内和西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我国首例心肾联合移植术、我国首例激光心肌打孔术、我国首例微波射频治疗肺癌、西南地区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和西南地区首例微创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西南地区首例使用双极射频治疗系统进行的迷宫手术。其中心脏移植、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房颤迷宫手术、上腔静脉置换治疗胸部复杂肿瘤等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冠状动脉搭桥术、胸主动脉瘤手术等居西南地区领先水平。

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治服务的同时,始终关注、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了相关的多方面基础及临床科研,研究方向涵盖了包括心脏移植、肺癌、食管癌、纵隔巨大肿瘤及微创外科等在内的多个技术难点。目前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共 5 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西南医院门诊部志愿者招募启事

为弘扬 “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互相尊重、互相帮扶、互相关爱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决定在全院开展 “ 仁爱志愿者服务 ” 活动,现根据活动需要,面向社会各界、在校大中专学生招募志愿者。 一、志愿者招募对象 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活动的各界人士。 二、招募条件 1 、年龄不限,身体健康,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 2 、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参与服务的时间; 3 、富有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志愿者服务内容 在“暑期师生健康行”活动期间(2014年7月14日-9月14日)协助门诊患者就诊,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四、志愿者培训 志愿者由门诊部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熟悉医院环境、工作职责流程、常见疾病知识及服务理念、礼仪、沟通技巧培训等,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五、报名方式 现场报名:至门诊部办公室填写报名表。所有志愿者均须填写《西南医院志愿者申请表》,填表时需携带1寸照片1张。报名咨询电话:68754095、68765095。 注:志愿者工作期间,我院为全天工作者提供午餐一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增强CT能查出肠癌吗
徐建威
回答: 增强CT可以辅助诊断肠癌,但确诊仍需结合肠镜和病理检查。肠癌的筛查方式主要有增强CT、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粪便潜血试验、病理活检等。 1、增强CT 增强CT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能清晰显示肠道病变的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肠癌,增强CT可观察到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或占位性病变,同时能评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情况。但增强CT对早期肠癌的敏感性较低,难以发现黏膜层的微小病变。 2、肠镜检查 肠镜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并取活检进行病理确诊。肠镜能发现早期腺瘤性息肉和黏膜内癌变,同时可进行内镜下治疗。对于无法耐受肠镜的患者,可选择CT仿真肠镜作为替代方案。 3、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是肠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但肿瘤标志物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部分早期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可能无明显升高。 4、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是肠癌筛查的初筛手段,操作简便且无创。持续性粪便潜血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进一步行肠镜检查。但该检查易受饮食和药物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5、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肠癌的必要手段,通过肠镜或手术获取组织标本,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病理结果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高危人群应缩短筛查间隔。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肠癌发生风险。确诊肠癌的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