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院

心内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心血管内科在院本部及院区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近年来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已成为广州东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心血管专科。

心血管内科现有医生15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5名,中青年医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现任科主任为曾武涛教授。

黄埔院区心血管内科功能单位相对齐全,包括心血管内科病房、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心血管无创功能检查室(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运动平板、食道心房调搏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室等)、心导管室(筹建中,现与中山一院共用导管室)等。

多年来,黄埔院区心血管内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一向以作风稳健、求实著称。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心肌炎、晕厥、心包炎、心内膜炎、风心病等心血管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工作规程和医疗习惯。在介入性心脏病学方面,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PDA、ASD及VSD封闭术等。

在心脏电生理学方面,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术。在起搏器植入方面,开展了VVI、VVIR、AAI、DDD、DDDR、埋藏式心脏除颤起搏器(ICD)及双心室同步起搏器(CRT、CRT-D)的植入。

科研和教学方面,本专科每年在各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包括SCI收录论文),获得各级科研基金多项。接受中山大学、南华大学、广州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等学校实习生实习,获得好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东院外科支部举办“反恐防暴”讲座

2014年7月18日,东院外科支部举办了“预防暴恐袭击,保护医患安全”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该支部“为行风建设做一件实事”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 与会的党员和部分科室主任、护长认真听取了黄埔公安分局便衣大队黄先权队长及其他两位警官的精彩演讲。警官们首先向大家详细讲解在医院这种人流较密集的场所如何辨认可疑的暴恐分子,以及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应如何应对暴徒,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尽力将暴恐袭击所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随后警官们还演示了钢叉、警棍等警械的使用方法。讲座完成后,警官们还亲自到病房指导如果有暴恐袭击发生时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应对袭击。 警官们的精彩演讲和实际演练使与会的同志们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遭遇暴力恐怖袭击的防护知识,也增强了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保护好患者和自己,尽量减少伤害发生的信心。 (东院外科支部 廖创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夜里睡觉心脏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高云
回答: 夜里睡觉心脏不舒服可能与睡眠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焦虑等因素有关。该症状可能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等,需结合具体诱因和伴随症状判断。 1、睡眠姿势不当 仰卧位时膈肌上抬可能压迫心脏,左侧卧可能直接压迫心尖区,导致短暂性胸闷或呼吸不畅。建议调整睡姿为右侧卧或半卧位,使用高度适中的枕头支撑颈部。避免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减少内脏器官对胸腔的挤压。 2、胃食管反流 平卧时胃酸易反流刺激食管,通过内脏神经反射引发心前区灼痛或压榨感,易与心绞痛混淆。可能与晚餐过饱、高脂饮食有关,常伴反酸、嗳气。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 3、心律失常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可能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表现为突发心悸、心跳漏搏感或脉搏不齐。可能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 4、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导致夜间心绞痛,多出现于凌晨3-5点,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风险较高。确诊需冠脉CTA或造影,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需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 5、焦虑障碍 焦虑状态可能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慌、出汗、濒死感等躯体化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可能与压力事件、过度换气有关。建议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医生可能短期开具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夜间心脏不适需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诱因,避免吸烟、饮酒、咖啡因摄入。若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晕厥、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心内科完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肥胖者需减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进行睡眠监测。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