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院

神经内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三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华南地区以及全国享有盛誉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第三病区,在医、教、研等方面拥有很强的综合实力。黄如训、苏镇培和黎锦如等资深教授主持临床病例讨论、疑难病例查房,指导危重病例抢救,并出诊专家门诊,使我病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与院本部神经科相当。

科室建立了数字减影术(DSA)、肌肉活检术、肌电图、脑电图、动态视频脑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床边TCD、体外反搏、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等一系列神经科完整的诊疗技术体系。科室设有重症监护病房和中央监护系统,建立了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小组,具备诊治及抢救神经科各类危重疾病的实力。在脑血管病、神经遗传病、放射性脑病、肌病及周围神经病等诊断、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形成了神经内科特有的医疗特色。同时在头痛、眩晕、癫痫、脊髓病变、神经免疫病、认知障碍与痴呆、运动障碍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睡眠障碍等方面有较高诊治水平。

科室现承担多所学校的见习、实习教学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课题。科室开放床位数45张,医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者占90%。主管医师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科室与院本部神经科的医护人员定期轮转,实行医疗资源和检查设备共享。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东院外科支部举办“反恐防暴”讲座

2014年7月18日,东院外科支部举办了“预防暴恐袭击,保护医患安全”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该支部“为行风建设做一件实事”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 与会的党员和部分科室主任、护长认真听取了黄埔公安分局便衣大队黄先权队长及其他两位警官的精彩演讲。警官们首先向大家详细讲解在医院这种人流较密集的场所如何辨认可疑的暴恐分子,以及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应如何应对暴徒,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尽力将暴恐袭击所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随后警官们还演示了钢叉、警棍等警械的使用方法。讲座完成后,警官们还亲自到病房指导如果有暴恐袭击发生时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应对袭击。 警官们的精彩演讲和实际演练使与会的同志们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遭遇暴力恐怖袭击的防护知识,也增强了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保护好患者和自己,尽量减少伤害发生的信心。 (东院外科支部 廖创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夜里睡觉心脏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高云
回答: 夜里睡觉心脏不舒服可能与睡眠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焦虑等因素有关。该症状可能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等,需结合具体诱因和伴随症状判断。 1、睡眠姿势不当 仰卧位时膈肌上抬可能压迫心脏,左侧卧可能直接压迫心尖区,导致短暂性胸闷或呼吸不畅。建议调整睡姿为右侧卧或半卧位,使用高度适中的枕头支撑颈部。避免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减少内脏器官对胸腔的挤压。 2、胃食管反流 平卧时胃酸易反流刺激食管,通过内脏神经反射引发心前区灼痛或压榨感,易与心绞痛混淆。可能与晚餐过饱、高脂饮食有关,常伴反酸、嗳气。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 3、心律失常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可能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表现为突发心悸、心跳漏搏感或脉搏不齐。可能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 4、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导致夜间心绞痛,多出现于凌晨3-5点,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风险较高。确诊需冠脉CTA或造影,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需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 5、焦虑障碍 焦虑状态可能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慌、出汗、濒死感等躯体化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可能与压力事件、过度换气有关。建议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医生可能短期开具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夜间心脏不适需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诱因,避免吸烟、饮酒、咖啡因摄入。若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晕厥、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心内科完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肥胖者需减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进行睡眠监测。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