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院

骨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下肢骨科始建于2001年2月18日,在时任黄埔院区院长、国内著名骨科专家李佛保教授的指导下,历经历任骨科主任的建设,当前在黄埔院区副院长,现任下肢骨科主任盛璞义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且结构合理的医疗梯队,综合实力已步入国内先进行列。我们根据黄埔院区的特点,结合我科的技术优势,以先进技术为引导,优质服务为理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已经将我科建设成为广州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的骨关节外科专科。黄埔院区下肢骨科在骨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骨关节创伤骨折,各种类型骨病,骨关节运动损伤以及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等专业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一定的领先地位。我们将不断努力,持续发展,继续秉持李佛保教授所提出的“病人生命安全第一、病人需要第一、医疗服务质量第一”的三个第一建科理念,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病患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东院外科支部举办“反恐防暴”讲座

2014年7月18日,东院外科支部举办了“预防暴恐袭击,保护医患安全”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该支部“为行风建设做一件实事”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 与会的党员和部分科室主任、护长认真听取了黄埔公安分局便衣大队黄先权队长及其他两位警官的精彩演讲。警官们首先向大家详细讲解在医院这种人流较密集的场所如何辨认可疑的暴恐分子,以及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应如何应对暴徒,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尽力将暴恐袭击所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随后警官们还演示了钢叉、警棍等警械的使用方法。讲座完成后,警官们还亲自到病房指导如果有暴恐袭击发生时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应对袭击。 警官们的精彩演讲和实际演练使与会的同志们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遭遇暴力恐怖袭击的防护知识,也增强了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保护好患者和自己,尽量减少伤害发生的信心。 (东院外科支部 廖创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频发房性早搏治得好吗
龚新宇
回答: 频发房性早搏通常可以控制或缓解,但能否完全治愈需根据病因决定。频发房性早搏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精神紧张或器质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控制、射频消融术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频发房性早搏可能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期电解质失衡引起。这类情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限制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情绪压力后,部分患者早搏次数可显著减少。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短期控制症状,同时纠正低钾血症等诱因后,部分患者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冠心病等患者,频发房性早搏往往与心脏结构改变相关。这类患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心肌供血,同时联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失常。虽然早搏可能随基础病稳定而减少,但完全消除的概率较低。对于药物控制不佳且早搏负荷重的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选择性破坏异常电信号起源点,术后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无症状生存,但存在复发可能。 频发房性早搏患者应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日常需限制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心悸加重、胸闷或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复诊,由心内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部分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的早搏可能随年龄增长自行消失,但中老年患者更需关注潜在的心脏疾病风险。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