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院

胸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70年中期至2005年建制为心胸外科病房,每年可完成心胸外科手术700余台,其中普通胸外科手术超过500余台,为国内较大的心胸疾病外科治疗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华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医疗专业科室,并于2005年4月挂牌成立具有完善的科研、临床医疗和教学人材梯队的胸外科和心脏外科两个病区,其医务人员均经过严格的心胸外科临床培训,熟练掌握心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各种诊治方案及操作技能,保证患者能接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适应广州东部地区日益多发的心胸外科疾病的需要,于2011年8月成立中山一院东院(原黄埔院区)心胸外科,该病区是院本部胸外科和心脏外科的分院区延伸部分,是目前广州东部地区唯一的心胸外科,与院本部紧密相连,直属管理,共同发展,院本部胸外科和心脏外科的国内著名教授长期来院区指导工作和开展手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又为患者节约了许多时间。同时,东院心胸外科隶属于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对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的术前评估、手术指征、规范化手术方案、术后综合治疗有科学合理的系统治疗方案。

一、 科室基本情况

我科有教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1人,硕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历的住院医师1人,具有硕士学历的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或护士10人。主任为陈振光教授,来自院本部,博士学历,欧洲临床肿瘤学会 (ESMO) 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细胞治疗学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Chinese Med J-Peking、Thorac Cancer、J Cardiothorac Surg、Clinical Medical Insights: Oncology、Cell Proliferation、J Solid Tumor等杂志的审稿专家,从事胸外科专业至今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肺癌根治、晚期肺癌射频、食管癌根治、胸腔积液、纵膈肿瘤切除、胸腺疾病、漏斗胸矫治、肺大疱切除、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减容等外科技术,近年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胸腔镜微创治疗和胸部肿瘤的细胞治疗技术。

二、 医疗情况

1. 医疗范围 提供服务的治疗项目主要包括:⑴ 肺脏疾病如肺癌的诊断、胸腔镜微创治疗、根治性切除和化学治疗,各类肺叶切除及袖状切除,支气管扩张,肺大庖和自发性气胸;⑵ 胸部肿瘤的细胞治疗;⑶ 肺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临床赠药的审批;⑷ 食管疾病如食管癌的诊断、根治性切除和化学治疗、食管狭窄、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⑸ 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胸腔镜微创治疗;⑹ 胸壁畸形矫治、漏斗胸微创治疗;⑺ 纵隔肿瘤切除;⑻ 微创肺减容;⑼胸部肿瘤的射频治疗;⑽ 心脏移植、肺移植;⑾ 先天性心脏病;⑿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⒀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东院外科支部举办“反恐防暴”讲座

2014年7月18日,东院外科支部举办了“预防暴恐袭击,保护医患安全”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该支部“为行风建设做一件实事”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 与会的党员和部分科室主任、护长认真听取了黄埔公安分局便衣大队黄先权队长及其他两位警官的精彩演讲。警官们首先向大家详细讲解在医院这种人流较密集的场所如何辨认可疑的暴恐分子,以及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应如何应对暴徒,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尽力将暴恐袭击所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随后警官们还演示了钢叉、警棍等警械的使用方法。讲座完成后,警官们还亲自到病房指导如果有暴恐袭击发生时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应对袭击。 警官们的精彩演讲和实际演练使与会的同志们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接触过的遭遇暴力恐怖袭击的防护知识,也增强了万一发生暴恐袭击时保护好患者和自己,尽量减少伤害发生的信心。 (东院外科支部 廖创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夜里睡觉心脏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高云
回答: 夜里睡觉心脏不舒服可能与睡眠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焦虑等因素有关。该症状可能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等,需结合具体诱因和伴随症状判断。 1、睡眠姿势不当 仰卧位时膈肌上抬可能压迫心脏,左侧卧可能直接压迫心尖区,导致短暂性胸闷或呼吸不畅。建议调整睡姿为右侧卧或半卧位,使用高度适中的枕头支撑颈部。避免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减少内脏器官对胸腔的挤压。 2、胃食管反流 平卧时胃酸易反流刺激食管,通过内脏神经反射引发心前区灼痛或压榨感,易与心绞痛混淆。可能与晚餐过饱、高脂饮食有关,常伴反酸、嗳气。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 3、心律失常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可能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表现为突发心悸、心跳漏搏感或脉搏不齐。可能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 4、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导致夜间心绞痛,多出现于凌晨3-5点,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数分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风险较高。确诊需冠脉CTA或造影,急性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需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 5、焦虑障碍 焦虑状态可能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慌、出汗、濒死感等躯体化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可能与压力事件、过度换气有关。建议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医生可能短期开具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夜间心脏不适需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诱因,避免吸烟、饮酒、咖啡因摄入。若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晕厥、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心内科完善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肥胖者需减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进行睡眠监测。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