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检验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检验科拥有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F-30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迈瑞5300及至5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ACS:180 PLU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STST血气分析仪、D-903B电解质分析仪、SEBIA电泳仪,全自动血培养及微生物API鉴定仪、血流变分析仪、CA-1500血凝仪及UF-100尿沉渣分析仪、时间分辨荧光定量分析仪,奥林巴氏荧光显微镜及暗视野显微镜和PCR基因扩增仪及荧光检测仪等先进的现代化检验设备, 2007年1月LIS系统建立.全科计算机联网,达到院科内资源共享,科室管理更加现代化和规范化。

日常开展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甲亢等400多项常规检验项目和几十种特殊项目的检测,承担长寿地区的征兵体检、升学体检、各种招干招工及健康体检,是长寿地区的检验中心。部分检测项目已位于重庆市的前列。

科室目前19名从事检验的专业人员,有4名高级职称和4名中级职称技术骨干。有3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和11名检验本专科毕业生。从80年代起参加省市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EQA),历年来均获得较好成绩。曾连续三年获得市临检中心生化室间质评一等奖,连续五年获得医院综合评比一等奖。2006年又获得重庆市生化室间质量控制优秀成绩。是市内大中专医学院校检验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发表近40多篇科研学术论文,争取市区级科研项目三项,获一项重庆市科技成果。获2006度长寿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基因扩增实验室获卫生部临检中心验收合格。是重庆市生物安全示范实验室。有重庆市检验专委会委员一人,《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一人,与市内及三医大各大医院检验科建立了长久的良好协作关系。

科室电话:023~40400205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传递知识  共享书香

2014年8月5日下午,我院原放射科主任,长寿政协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委员,农工党长寿区组织创建人——谢百川先生医学书籍捐赠仪式在我院二会议室举行。区委宣传部、统战部、农工民主党长寿区委、区卫生局领导出席,院务委员、农工区医院支部代表、放射科人员、职能科室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仪式上,谢百川先生向我院捐赠31本医学书籍、124杂志,其中包括他参与编著的《x线解剖图谱正常·变异》、《活体形态学》。这些书籍杂志有较强的参考和实用价值,非常适合各类医学院校师生和影像学专业人员学习。他表示,这次捐赠不仅使他珍爱的书籍找到了好的归宿,也实现了他为医疗卫生事业尽点心意的夙愿。受赠人放射科主任王果兵讲到,一定珍惜谢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他热爱事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将他高尚的行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院党委书记、院长乔正荣对谢老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丰厚的文化素养深表敬意,感谢他在院工作期间对医院的蓬勃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并要求放射科妥善保管好谢老捐赠的图书,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区人大副主任、农工党长寿区委主委李彬旭和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樊广义纷纷称赞谢百川先生对医学事业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将这种精神传承和发扬,继续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空腹血糖高,达到了6.9
刘福强
回答: 空腹血糖达到6.9毫摩尔每升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可能提示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尿、乏力等症状。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需就医评估。 1、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空腹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腹部脂肪堆积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餐后困倦、皮肤褶皱处色素沉着等症状。改善措施包括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辅助调节血糖。 2、遗传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异常。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注意避免高糖饮食诱发血糖波动。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时可遵医嘱使用格列美脲片、西格列汀片等药物干预。 3、不良饮食习惯 夜间进食过量或晚餐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可能导致晨起空腹血糖偏高。典型表现包括晨起口干、食欲亢进。建议晚餐控制主食量,增加绿叶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睡前加餐。必要时可短期使用那格列奈片等餐时血糖调节剂。 4、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不动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这类人群常伴有体重增加、体能下降。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阻抗训练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干预无效时需考虑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等胰岛素增敏剂。 5、肥胖 内脏脂肪过多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典型体征包括腰围增大、颈部黑棘皮症。建议通过低热量饮食减轻体重,当体重下降5%-10%后多数人血糖可改善。严重肥胖者可考虑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液等GLP-1受体激动剂。 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餐搭配足量非淀粉类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连续静坐超过1小时。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空腹血糖仍超过6.1毫摩尔每升,应到内分泌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功能检查。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