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共3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老年病科由老年心血管内科,老年神经内科,老年消化科,老年呼吸科,老年肿瘤内科组成。老老年病科(老年心血管内科)是集老年心血管病的保健、诊断、治疗、科研为一体的特色科室,是陕西省重点学科。科室位于陕西省人民医院西五楼病区三楼,共有人员26人,科主任田文华、副主任邢坤,护士长曲彦慧。科室人员有5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中、青年医师大多数是硕、博士学位,有良好的基础理论并在国内顶级医院研修学习,其中3人出国进修学习。本科室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治和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期从事老年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的诊治;进行了大量的高血压危象、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等疑难危重症的抢救工作。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目前正参加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已开展动态心电血压二合一记录和动态血压监测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还开展了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获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与泌尿外科合作,开展了高龄心脏病患者并发前列腺肥大症围手术期的心脏保护,为老年患者带来了福音。本科室承担任省级和国家级重要领导来陕西工作时的保健任务。本科室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集体的光荣称号。
  老年病科(老年神经内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卫生厅老年病重点科室之一。现设床位35张,并设重症监护病房。科室人员中,正、副主任医师6人,3人为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和陕西省卫生厅“二一五”人才,博士2人,硕士2人。设备有动态脑水肿监护仪、吞咽康复治疗仪、多参数生命监护仪、高压液氧治疗仪、超声治疗机等4项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5部。近年来致力于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老年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Alzheimer病)、周围神经病、癫痫、抑郁症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方面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其中超声治疗脑血管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神经变性疾病中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等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
  老年病科(老年神经内科)诊疗范围:1、脑血管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血管性痴呆、其他脑动脉疾病、颅内静脉窦及静脉窦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2、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舞蹈病、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3、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imer’s病)、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4、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症(急性炎症性多发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多发性脑神经损害;5、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形、脊髓血管病;6、癫痫;7、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白质病变;8、神经肌肉疾病: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Lambert-Eaton综合症;9、头痛;10、运动神经元病;11、遗传性共济失调;12、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朊蛋白病、脑寄生虫病;13、睡眠障碍;14、自主神经疾病:雷诺病、红斑肢痛症、偏侧萎缩症。
  老年病科(老年消化科)位于该院西侧西五楼二层。病区环境优美,共拥有三十五张病床,其中双人间14间、单人间5间及ICU病房一间。病房内配置现代化设备,拥有多参数生命监护仪,遥测心电监护仪及净水氧洗肠治疗机。
  老年病科(老年消化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老年病学科之一,全科技术力量雄厚,已具备完善的三级医师医疗工作管理体系,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各级专业人员齐备,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科室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学硕士2人,主管护师4人,承担着病房、门诊、教学、科研等工作。
  老年病科(老年消化科)近年来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以老年病专业为主,侧重于老年消化专业及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在消化专业方面针对急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同相关科室合作,在肝硬化及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诊疗水平已达到省内领先。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我们愿真诚接待社会各阶层患者前来就诊和医疗。
  老年病科(老年呼吸科)系陕西省重点学科??老年病学科之一,是以老年病诊断治疗为主的特色科室,在老年内科疾病、老年多脏器疾病并存的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尤其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性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治。在呼吸重症救治、机械通气、卧床患者褥疮防治、糖尿病健教、安全输液等方面经验丰富。
  老年病科(老年呼吸科)承担省市、厅局级科研课题十余项。有高级职称5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6人。科主任为省“三?五”人才,担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呼吸及结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市呼吸及结核分会副主任委员。2005年曾赴澳大利亚专修老年病。
  老年病科(老年呼吸科)研究方向:老年内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其中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支持技术-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研究10余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住院死亡率逐年下降,达国内先进水平;COPD、肺心病分期序惯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减少住院次数和缩短住院日等方面收效显著;在老年难治性心衰、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果显著。此外,在肺癌、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设立并开展了多项研究课题,临床诊疗水平得以长足发展。
  老年病科(老年肿瘤内科)是陕西省老年病重点学科。始建于80年代中期,是我省唯一的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保健为一体,老年恶性肿瘤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性科室。科室位于西五楼五层,病区医疗环境优美,设置病床35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工作人员2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肿瘤医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人,主管护师4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痛症研究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抗癌协会会员5人,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3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陕西分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1人;荣获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科室在重视医疗质量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荣获陕西省人民医院科学大会二、三、四等奖30余项。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三等奖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陕西省卫生厅颁发优秀论文3等奖3项,实用肿瘤杂志颁发优秀论文3等奖1项。
  老年病科(老年肿瘤内科)诊治范围:头颈部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胃肠道肿瘤(如: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小肠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等)、泌尿生殖系肿瘤(如:前列腺癌、肾癌、睾丸肿瘤等)、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淋巴瘤、以及老年人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作为子课题承担单位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人感染新型流感防控技术研究”启动会于8月22日在北京举行,我院中心实验室胡军主任作为子课题的负责人参加启动会。该项目的首席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舒跃龙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相关管理专家对项目的管理办法、经费的使用细则进行了解读,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子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预期研究结果和经费预算情况。 我院申请课题“H7N9等新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库的建立及应用”获资助经费117万元。该研究课题通过扩增H7N9流感病毒,纯化、鉴定HA和NA抗原,制备HA和NA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建立H7N9单克隆抗体库。利用组织芯片筛选具有异嗜性结合的单抗,为研究H7N9的免疫致病机理提供数据。 该课题是我院首次参与传染病重大专项研究,希望课题组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作风,积极服务于社会重大需求,为降低我国重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努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