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58年,先后在刘辅仁、马元起、都绥之、吴廷璧、顾伟程、宋志学、王克瑾以及张尚斌等教授的带领下奠基。
  皮肤性病科现有医师10名,护士9名,技师、检验师3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硕士学位者7名。护士、技师中主管护师和主管技师各1名。全体医护人员精诚团结,奋发向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全国皮肤性病学界享有较高声誉。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皮肤性病科为满足逐年扩大的住院需求,床位已扩大至21张,年收治患者预计将达900例次以上。每日开设专家和普通门诊为患者服务,并已实现网上预约挂号,日门诊量和住院患者不断增加。随着新门诊大楼交付使用日的临近,就诊环境将大为改善。目前科室拥有的设备包括:荧光显微计算机系统、核酸扩增仪、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仪、酶标仪、凝胶电泳仪、紫外线分析仪、两用切片机、自动磨刀机、恒温培养箱、恒温干燥箱、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微波治疗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红光治疗仪、伍德氏灯、氦氖激光及最新光动力治疗设备等。可行皮肤、肌肉活检,真菌镜检、培养,病原微生物镜检,细胞学检查,变应原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皮内试验、食物变应原检测,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性病病原体如梅毒螺旋体(TP)、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及其抗体检查等;可行光动力、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及微波等治疗措施实现各种疣赘、皮肤肿瘤和囊肿的去除;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拆线换药,局部封闭,粉刺、雀斑去除;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全身或局部照射治疗白癜风、银屑病,获得满意疗效。应用氦氖激光及红光照射等治疗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受到患者好评。对黄褐斑、痤疮、面部皮炎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面部倒模及护理治疗新技术。开展了诸如微波技术治疗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查皮肤病、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皮肤真菌感染等多项新医疗、新技术。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我科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药剂科的支持下,将唯一首选药物苄星青霉素引入医院,解除了患者的疾苦,受到患者强力好评。科室在色素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良性与恶性肿瘤;性传播疾病的诊疗,皮肤组织病理诊断,皮肤病物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等方面创建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皮肤性病科承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留学生与七年制、五年制、三年制学生皮肤性病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参加西安交大多媒体教学项目1项;编写留学生用教科书《Dermato-venereology》、《皮肤病与性病诊疗常规》等校内印刷教材23册,并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1984年被授予硕士点,至今共培养毕业硕士生23名,目前在读硕士生3名;1999年被授予博士点。
  皮肤性病科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数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基金,校级及医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发表科研论文275余篇。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9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皮肤性病科临床药理基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术会议暨第四届陕西省内镜洗消与内镜新技术进展论坛顺利召开

8月22日至24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我院承办,陕西省消化内镜学分会协办的第六届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术会议暨第四届陕西省内镜洗消与内镜新技术进展论坛在古城西安吉源国际酒店隆重召开并圆满结束。 大会由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和水祥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工委书记、我院党委书记耿剑平研究员代表医院致欢迎词,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西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郭学刚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组组长、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任旭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消化内镜学会培训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分别代表学会、学组发表致辞,祝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指出会议主旨和意义。 此次会议分洗消专场和内镜诊疗新技术进展报告与现场演示两个专题。会议期间,大会主席李兆申教授,大会副主席姜泊、令狐恩强、杨爱明教授,大会执行主席任旭、郭学刚、和水祥教授及来自日本的傅光?教授等近百名国内、外一流的消化内镜及其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通过专题演讲、操作演示、现场互动、病例讨论等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国内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和内镜下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十八个省市、550多名由医师、护士、技师等组成的从事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消化内镜中心管理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一盛会。 此次论坛同时举行了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组工作年会,并与大会代表就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关键环节、人员管理与防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内镜操作现场直播部分,专家们就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断新技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技术、超声内镜(EUS)及相关技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胃壁全层切开术(EFR)等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与讲解。与会学者与内镜操作专家进行了积极互动,对内镜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术式、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内镜下操作技巧、操作要领及术后并发症与长期效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个个精湛的内镜操作演示与专家的精彩点评让与会者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此论坛充分展示了我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及内镜诊疗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为广大内镜操作人员和内镜洗消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体验的学术平台,使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推动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消化内镜事业的不断前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也充分展示了我院消化内科历史传承、学科发展的优势和最新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水平,鞭策我们学科建设与精良医疗技术更上一层楼。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产褥感染怎么预防
曲中玉
回答: 产褥感染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过早同房、加强营养支持、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时处理产道损伤等方式预防。产褥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产程延长、胎膜早破、贫血、器械助产等因素引起。 1、保持会阴清洁 产后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3次,排便后需从前向后擦拭。使用医用级碘伏溶液消毒会阴伤口,勤换卫生巾及内裤。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未愈合时,禁止盆浴或坐浴。观察恶露性状变化,出现异味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2、避免过早同房 产后6周内禁止性行为,因此时宫颈口未完全闭合,子宫内膜修复未完成。过早同房可能将病原体带入宫腔,增加产褥感染概率。恢复同房后需注意避孕,避免短期内再次妊娠导致子宫复旧不良。 3、加强营养支持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瘦肉等不少于100克,促进组织修复。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改善贫血状态。保证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适量进食柑橘类水果、西蓝花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影响血液循环。 4、规范使用抗生素 存在胎膜早破超过12小时、产程延长或发热等情况时,需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完成全程用药才能有效预防感染。 5、及时处理产道损伤 产后需检查宫颈、阴道有无裂伤,会阴侧切伤口需分层缝合。出现血肿需切开引流,较大面积撕裂伤可能需在手术室进行修补。产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出现38℃以上发热伴下腹痛需排除感染。 产后应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换气2-3次。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会阴部潮湿闷热。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恢复,但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哺乳期出现发热症状需暂停母乳喂养并及时就诊,按医嘱使用哺乳期安全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超声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发现宫腔残留物需行清宫术。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