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卫生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精神心理卫生科设立于1980年,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开设最早的心理咨询门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目前是精神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基地。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和西安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的挂靠点。承担国际及国内研究项目50余项。临床研究与治疗处于西北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精神心理卫生科设有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门诊、心理测查室、多导睡眠脑电检测室、等。现有医务人员27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4名,年接诊病人2万余人次。
  精神心理卫生科诊疗范围:开展儿童及成人各种心理障碍的综合治疗。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性心理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各种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多动症等各种类型心理障碍的诊治。并针对人们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如婚姻、家庭及性问题、学习问题、适应问题等进行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
  
  精神心理卫生科主要诊疗优势和特色:
  一、各种疑难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三、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记忆测验、人格测验、情绪及行为问题的评定、心理健康评定等;
  四、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五、放松治疗及音乐治疗;
  六、感应电治疗、脑波治疗;
  七、脑电图、脑地形图及睡眠脑电监测;
  八、电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九、新药的临床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术会议暨第四届陕西省内镜洗消与内镜新技术进展论坛顺利召开

8月22日至24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我院承办,陕西省消化内镜学分会协办的第六届全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术会议暨第四届陕西省内镜洗消与内镜新技术进展论坛在古城西安吉源国际酒店隆重召开并圆满结束。 大会由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我院消化内科主任和水祥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工委书记、我院党委书记耿剑平研究员代表医院致欢迎词,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西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郭学刚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组组长、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任旭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消化内镜学会培训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分别代表学会、学组发表致辞,祝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指出会议主旨和意义。 此次会议分洗消专场和内镜诊疗新技术进展报告与现场演示两个专题。会议期间,大会主席李兆申教授,大会副主席姜泊、令狐恩强、杨爱明教授,大会执行主席任旭、郭学刚、和水祥教授及来自日本的傅光?教授等近百名国内、外一流的消化内镜及其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通过专题演讲、操作演示、现场互动、病例讨论等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国内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和内镜下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十八个省市、550多名由医师、护士、技师等组成的从事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消化内镜中心管理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一盛会。 此次论坛同时举行了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学组工作年会,并与大会代表就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关键环节、人员管理与防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内镜操作现场直播部分,专家们就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断新技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技术、超声内镜(EUS)及相关技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胃壁全层切开术(EFR)等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与讲解。与会学者与内镜操作专家进行了积极互动,对内镜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术式、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内镜下操作技巧、操作要领及术后并发症与长期效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个个精湛的内镜操作演示与专家的精彩点评让与会者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此论坛充分展示了我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及内镜诊疗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为广大内镜操作人员和内镜洗消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体验的学术平台,使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推动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消化内镜事业的不断前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也充分展示了我院消化内科历史传承、学科发展的优势和最新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水平,鞭策我们学科建设与精良医疗技术更上一层楼。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突然双手抽搐怎么回事
邵自强
回答: 突然双手抽搐可能与低钙血症、癫痫发作、过度换气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意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钙治疗、抗癫痫药物、调整呼吸、营养神经、溶栓治疗等方式干预。 1、低钙血症 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双手抽搐。这种情况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慢性肾病。患者可能伴随手指麻木、口周刺痛等症状。临床常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碳酸钙D3片纠正低钙状态,严重时需静脉补钙。 2、癫痫发作 部分性癫痫发作可表现为局部肢体抽搐,可能与脑外伤、肿瘤或先天性异常有关。发作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眼球凝视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左乙拉西坦片或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发作,必要时需进行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 3、过度换气综合征 情绪激动或焦虑引起的快速呼吸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引发手足抽搐。患者常伴有头晕、胸闷等症状。通过纸袋呼吸法或镇静药物如阿普唑仑片可缓解症状,长期需进行心理疏导和呼吸训练。 4、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酒精中毒等引起的末梢神经损害可能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患者可能同时存在感觉异常、肌力下降。治疗需控制原发病,配合甲钴胺片或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进行电生理检查。 5、脑血管意外 短暂性脑缺血或脑梗死若影响运动皮层,可能出现突发性肢体抽搐。常伴随言语不清、偏瘫等症状。需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符合指征时可使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后期需康复训练预防后遗症。 突发双手抽搐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全体位,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确保钙镁等矿物质摄入,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有基础疾病者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若抽搐反复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需立即急诊处理。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