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一科历经五十多年发展,历经几代骨科专家辛勤耕耘、努力开拓,在脊柱、关节、创伤方面的诊断和治疗均已达到省内及国内的先进水平。在大骨科主任柏龙文和骨一科主任严少荣带领下,骨一科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4名,总设有病房30张床位,ICU病房2张,骨科门诊量1.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近1000台。

业务情况:

骨科专家柏龙文主任现任陕西省骨科学会常委,西安市政协常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40年,在显微外科、脊柱外科、手外科、人工关节、新型内固定技术、慢性软组织损伤等领域有深厚造诣和独到见解,在西安市级医院首例成功完成手指末节离断再植。在老一辈骨科专家们的培养和指导下,严少荣主任医师带领的医疗团队如今都已成为省内的知名专家,掌握了当前国内最先进的骨科诊疗技术,均能熟练完成骨科的各种经典手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胸腰椎骨折并截瘫、颈胸腰椎结核、肿瘤、脊柱畸形矫形术等脊柱手术已成功完成约2000余例,人工全髋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以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约300余例,四肢骨折手术成功完成约5000余例,各种骨病肿瘤约500余例。

近年来在科主任严少荣主任医师带领的高水平医疗团队下,在关节治疗方面保持传统优势,继续熟练的开展全膝、全髋及肩关节等各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包括单髋及双髋同时置换,髋关节翻修术,尤其在老年髋关节骨折诊治方面有着独特治疗见解,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得到了较高的病人满意率。在创伤方面,广泛应用世界先进的内固定器材,引进先进技术,使骨折病人得以早期活动、迅速愈合,因此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在脊柱方面开展大量新手术,如:寰枢椎不稳定的后路手术治疗,椎体成形术,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采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后路椎弓根钉、侧块钢板内固定术,脊柱畸形矫形术(经胸腹腔或后路),腰椎退行性病变及脊柱骨折、肿瘤、结核采用前路及前、后路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等手术,这些新手术方案的应用使得相关的脊柱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使我院脊柱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我科在西安市率先开展经皮穿刺切吸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成功举办全国国家级经皮穿刺切吸班2期,培养了大量的微创骨科医生,以后又开展了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科研教学方面:“骨筋膜室综合症坏疽期腱固定预防足下垂”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应用射频仪治疗慢性组织痛”获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微神经卡压症” 获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并承担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及第四军医大学的临床教学工作。

科室发展方面:

脊柱、关节、创伤外科在老一辈专家引导下和年轻一代的努力下不断发扬光大。本着以人为本,服务患者的理念,我们不断派出医生学习最先进、最前沿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紧跟时代步伐,稳步向前进。

科室设备先进,环境舒适,服务细致,骨科全体医务人员愿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第三批援藏医疗队顺利进藏

  2014年8月,我院第三批医疗队赴西藏阿里地区开展援建工作。11日14时,医务科组织召开援藏座谈会。院领导班子、部分行政科室、援藏队员及所在科室主任等参加了座谈会。 8月12日,医疗队抵达札达县,开始了他们为期一个月的援建工作。根据札达县医院业务需求,援藏医疗队由杨军乐副院长带队,包括B超室朱雅莉主任、骨科王涛主任医师、心内科龚晓宏主任医师、呼吸科李东繁副主任医师、护理部张杰护士长五名队员。在克服头痛、头晕高原反应,途经海拔约5000米,长途跋涉达目的地后,受到了札达县有关领导及卫生部门有关人员的迎接。晚上11点多,医疗队听说县医院急诊送来几名车祸伤者需要会诊时,队员们顾不得自身不适,在杨军乐副院长的带领下迅速赶往县医院急诊科。他们仔细为伤者查体,评估伤情,与县医院共同分析病情,制定诊疗方案。看到所有伤者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后才返还驻地。这时候,他们才感到剧烈的头痛、头晕。杨军乐副院长嘱咐大家注意休息,按时吸氧,尽早恢复体能,更好地为札达县人民服务。 进藏第一天,我院医疗队员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精神,得到藏族同胞们的赞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糖应该如何降低
毕叶
回答: 高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中医调理等方式降低。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如白米饭、白面包、甜点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瘦肉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增加运动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抗阻训练如举重、弹力带练习等,可增加肌肉量,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 3、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片刺激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达格列净片促进葡萄糖排泄,胰岛素注射液直接补充胰岛素。不同药物机制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4、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值变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出现异常血糖波动应及时就医。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高血糖与脾胃虚弱、气阴两虚等有关,可使用黄芪、山药、枸杞等药材调理。针灸治疗可选择足三里、脾俞等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推拿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辅助降糖。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正规治疗。中药与西药联用需注意相互作用。 高血糖患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血糖。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如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出现头晕、口渴、多尿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毕叶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