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0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开封市中医重点专科,中医开展医疗项目不断丰富,中医疗效和治未病思想得到社会和病人的广泛认可。

科室设置:中医内科门诊,针灸门诊,带状疱疹专科,理疗室,病房,熏蒸室等。

医护人员24名:医生12人,高级职称3名;副高职称4名,住院医5名;护理12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0名。

各级学术组织任职: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常委2名,委员1名;市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学会副主委1名,常委3名;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副主委1名等。

专科特色

1.中医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创新与继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心脑同病及相关疾病”理论,制定了“一平四通”的中医治疗法则,临床对顽固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反复发作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均有良好的中医救治效果。二院中医科团队研制的“消斑通络散”纯中药制剂,治疗高血脂、高血粘及心脑血管斑块临床疗效突出,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成本低,疗效好,毒副作用少,临床应用10余年,深受患者肯定。

2.中医中药无毒抗癌。近年来我们中医科利用中医中药补脾益肾、活瘀通络、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等方法治疗肿瘤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主要机理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变机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抑制或控制肿瘤发生发展。对放化疗及手术后的肿瘤病人,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包括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免疫功能等,显著减轻放化疗毒付作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3.我们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熏蒸、针灸、放血、贴敷、理疗等方法治疗中老年颈肩腰腿痛(包括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股骨头缺血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带状疱疹等效果显著;我们研制的“化腐生肌散”治疗压疮及多种伤口不愈效果良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应性淋巴结是什么
张英泽
回答: 反应性淋巴结是指淋巴结因感染、炎症或免疫刺激出现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反应。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疫苗接种反应、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链球菌性咽炎可引发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发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低热和盗汗。EB病毒感染常导致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并配合休息和营养支持。 2、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刺激淋巴结免疫活性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持续肿大,伴随关节疼痛和蝶形红斑。干燥综合征可引发腮腺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通过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3、肿瘤性疾病 淋巴瘤或转移癌可导致淋巴结病理性增大。霍奇金淋巴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随B症状如夜间盗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出现硬质固定包块。诊断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注射液联合放疗。 4、疫苗接种反应 疫苗抗原刺激可能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短暂肿大。破伤风疫苗接种后常见腋窝淋巴结反应,表现为接种侧轻度肿痛;卡介苗接种可导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但需与感染性淋巴结炎鉴别。 5、其他因素 药物超敏反应或不明原因刺激也可引发淋巴结反应性改变。苯妥英钠等药物可能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药疹;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淋巴结增生但无明确病因。这类情况需停用可疑药物,进行淋巴结超声随访观察,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2周、质地变硬或固定粘连,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减少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出现淋巴结反应可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