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手术麻醉科 (共2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84年。2006年合并手术室护理队伍扩大为手术麻醉科。现负责全院手术室麻醉、手术室外麻醉、急救复苏与各种急性疼痛治疗工作。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第一任主任为金清尘教授(原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第二任主任为许广汾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但不乏优良的传统。金清尘教授、许广汾教授、谢柏樟教授与贾乃光教授先后为科室建立完善了各种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保障科室的科学有序发展。同时,贾乃光教授一直秉承“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思想,因此,科室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新方法。目前的麻醉方式以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阻滞为主,同时存在吸入、静吸复合、麻醉性监护、清醒镇静等多种技术。1987年麻醉科开展的疼痛门诊现已经独立为全国疼痛诊治中心。贾乃光教授提出的可视可塑形硬气管镜磨牙入路气管插管技术已得到推广,能有效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气道。高频振荡与高频喷射通气技术在围手术期应用的工作;喉罩在快通道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等工作也居于领先。
  手术麻醉科的临床麻醉涉及外科系统各个领域,包括:心血管、胸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整形、妇产、耳鼻喉、眼科、电化疗科等。同时,在内镜中心、产房、放射科、导管室、急诊室与血液透析室都活跃着麻醉医师。手术麻醉科不仅拥有技术精湛的各级麻醉医师队伍,还配备了各种先进的仪器与监测技术。如纤维支气管镜、血液回收、超声、BIS、熵指数、诱发电位等。目前的年麻醉量约17000例。
  手术麻醉科目前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研究生教学点。是北京市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培训基地。科室还承担着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
  手术麻醉科还注重与国际同行的来往,先后多次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专家们进行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并派送多名医师进修学习。也多次参加日本麻醉年会并进行学术交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3月10日停诊信息心脏内科上午,郑金刚(停诊)下午,郑金刚(停诊)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上午,任师颜(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上午,徐浩(停诊)贺琳(停诊)内分泌科上午,陈燕燕(停诊)李光伟(停诊)卜石(停诊)洪靖(停诊)下午,张波(停诊)洪靖(停诊)中医糖尿病科下午,段军(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上午,任师颜(停诊)骨科下午,卢剑(停诊)胸外科(肺癌中心)上午,石彬(停诊)陈京宇(停诊)妇产科(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上午,吉淑芳(停诊)刘静璞(停诊)梁静(停诊)下午,吉淑芳(停诊)刘颖(停诊)郑郑(停诊)陈庆云(停诊)梁静(停诊)眼科上午,苑维(停诊)耳鼻喉科上午,韩军(停诊)口腔医学中心上午,路东升(停诊)下午,徐宝华(停诊)路东升(停诊)皮肤病与性病科下午,蔓小红(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心脏内科上午,郑金刚(停诊)下午,郑金刚(停诊)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内分泌科上午,陈燕燕(停诊)李光伟(停诊)卜石(停诊)洪靖(停诊)下午,张波(停诊)洪靖(停诊)呼吸内科上午,俞红霞(停诊)下午,林江涛(停诊)消化内科上午,杜时雨(停诊)王晓娣(停诊)下午,杜时雨(停诊)张明刚(停诊)王晓娣(停诊)神经内科(含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上午,汪仁斌(停诊)任连坤(停诊)肾内科(含血液净化中心)下午,方静(停诊)周莉(停诊)谭敏(停诊)风湿免疫科上午,王国春(停诊)王丽英(停诊)刘霞(停诊)感染疾病科上午,彭向欣(停诊)下午,彭向欣(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上午,徐浩(停诊)贺琳(停诊)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中医糖尿病科下午,段军(停诊)中医肺病科(原中医呼吸科)下午,陈燕(停诊)中医男科下午,刘保兴(停诊)中医外科上午,任卫华(停诊)下午,任卫华(停诊)夜晚,夏仲元(停诊)老年医学科上午,王燕(停诊)杨学青(停诊)中医针灸科上午,胥荣东(停诊)史榕荇(停诊)下午,史榕荇(停诊)中医按摩科下午,贾云芳(停诊)康复医学科下午,吴学敏(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怀孕6个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冷启刚
回答: 怀孕6个月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危险动作及保持情绪稳定。主要有营养补充、姿势调整、睡眠管理、症状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 1、营养补充 孕中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每日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需求增至1000毫克/天,可通过牛奶、芝麻等补充,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生食、高糖高盐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内。 2、姿势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用靠垫支撑腰部。弯腰动作改为屈膝下蹲,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睡觉采用左侧卧位,双腿间夹孕妇枕缓解压力。禁止突然扭转腰部或高举手臂等危险动作。 3、睡眠管理 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出现腿抽筋可热敷并补充镁剂,使用U型枕支撑腹部。夜间频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避免睡前饮用利尿饮品。 4、症状监测 记录胎动频率,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警惕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妊高征征兆。分泌物异常或规律宫缩应立即检查。控制体重增长在每周0.5公斤内,血糖偏高者需严格监测饮食。 5、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课程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育儿计划。每天进行正念呼吸练习,焦虑时可听胎心音缓解。避免接触负面生育信息,建立亲友支持网络。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和防滑平底鞋,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桑拿和长时间泡澡。外出携带急救卡和产检资料,远离拥挤场所和化学污染环境。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提前准备待产包物品清单,出现阴道流血、破水等紧急情况立即平卧送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