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外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含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微创治疗中心、脑瘫治疗中心)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特色专科,开放病床50张,其中6张为神经重症监护病床。下设脑瘫外科治疗中心、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微创治疗中心。拥有大批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和器械,如进口手术显微镜、全套显微手术器械、手术导航系统、神经内窥镜、多功能立体定向仪、超声吸引器(CUSA)、多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仪等,能够开展各类神经外科手术,目前年手术量近2000台。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科内医疗骨干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经常到医疗技术发达国家进修学习,同日本、美国脑神经外科界保持着紧密联系。神经外科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神经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已培养研究生10余人,在研8人。每年接受培训进修医生近20人。在学科带头人、现任科主任、中国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于炎冰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功能神经外科为专长、微侵袭神经外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特色,在小儿神经外科、颅神经及周围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电生理监测、颅底外科等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科研计划、卫生部重点科研课题、首都医学发展基金、中日友好医院特色专科基金、中日友好医院重点科研课题等资金资助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在研基金1000余万元。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先后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2006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3月10日停诊信息心脏内科上午,郑金刚(停诊)下午,郑金刚(停诊)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上午,任师颜(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上午,徐浩(停诊)贺琳(停诊)内分泌科上午,陈燕燕(停诊)李光伟(停诊)卜石(停诊)洪靖(停诊)下午,张波(停诊)洪靖(停诊)中医糖尿病科下午,段军(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上午,任师颜(停诊)骨科下午,卢剑(停诊)胸外科(肺癌中心)上午,石彬(停诊)陈京宇(停诊)妇产科(含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上午,吉淑芳(停诊)刘静璞(停诊)梁静(停诊)下午,吉淑芳(停诊)刘颖(停诊)郑郑(停诊)陈庆云(停诊)梁静(停诊)眼科上午,苑维(停诊)耳鼻喉科上午,韩军(停诊)口腔医学中心上午,路东升(停诊)下午,徐宝华(停诊)路东升(停诊)皮肤病与性病科下午,蔓小红(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心脏内科上午,郑金刚(停诊)下午,郑金刚(停诊)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内分泌科上午,陈燕燕(停诊)李光伟(停诊)卜石(停诊)洪靖(停诊)下午,张波(停诊)洪靖(停诊)呼吸内科上午,俞红霞(停诊)下午,林江涛(停诊)消化内科上午,杜时雨(停诊)王晓娣(停诊)下午,杜时雨(停诊)张明刚(停诊)王晓娣(停诊)神经内科(含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研究中心)上午,汪仁斌(停诊)任连坤(停诊)肾内科(含血液净化中心)下午,方静(停诊)周莉(停诊)谭敏(停诊)风湿免疫科上午,王国春(停诊)王丽英(停诊)刘霞(停诊)感染疾病科上午,彭向欣(停诊)下午,彭向欣(停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及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病中心-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上午,徐浩(停诊)贺琳(停诊)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中医糖尿病科下午,段军(停诊)中医肺病科(原中医呼吸科)下午,陈燕(停诊)中医男科下午,刘保兴(停诊)中医外科上午,任卫华(停诊)下午,任卫华(停诊)夜晚,夏仲元(停诊)老年医学科上午,王燕(停诊)杨学青(停诊)中医针灸科上午,胥荣东(停诊)史榕荇(停诊)下午,史榕荇(停诊)中医按摩科下午,贾云芳(停诊)康复医学科下午,吴学敏(停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产后收腹带一天绑几个小时最好
冷启刚
回答: 产后收腹带一般建议每天使用6-8小时,可分时段穿戴,避免长时间连续束缚。收腹带主要用于支撑腹部肌肉和缓解产后不适,过度使用可能影响血液循环或胃肠功能。 产后初期子宫尚未完全复位,收腹带可帮助固定松弛的腹肌,减轻活动时的牵拉疼痛。建议在起床活动时穿戴,每次持续2-3小时,每日累计不超过8小时。哺乳或卧床休息时应解开,避免压迫乳腺或腹腔脏器。剖宫产产妇需待伤口愈合后使用,通常需术后1-2周经医生评估。顺产产妇若无会阴撕裂或严重盆底损伤,产后3天可开始短时间使用。收腹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根手指为宜,过紧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或静脉回流障碍。 若出现皮肤瘙痒、麻木、腰背酸痛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产后恢复应结合凯格尔运动、腹式呼吸等主动锻炼,收腹带仅作为辅助工具。哺乳期需注意材质透气性,避免化纤面料引发过敏。长期依赖收腹带可能导致核心肌力退化,建议产后6周逐渐减少使用时长。 产后恢复需注重营养均衡,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适量摄入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久坐久站,每日可进行10-15分钟盆底肌训练。如出现持续腹痛、恶露异常或盆底坠胀感应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收腹带改善症状。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