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二院

疼痛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现已开展三个亚专业学科:风湿骨病科、骨关节疾病科、中医镇痛科,主要开展与疼痛医学相关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目前科室设有疼痛门诊及疼痛诊疗中心,住院病床45张、并配有综合治疗室及无菌治疗室,配备全套监护与急救设备。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5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人,护士7人。其中拥有博士1人,硕士2人,学士4人。副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1人,并且拥有甘肃省风湿病学第一个硕士点。针对各类疼痛和科室人员配备,现已开展星状神经节阻滞、定点介入、神经阻滞、小针刀、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理疗等新技术治疗方法,更好地解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

风湿骨病科是风湿病专业的亚学科,目前开展对各种风湿骨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针对各类风湿骨病相关性疼痛已开展星状神经节阻滞、关节腔介入治疗、神经阻滞、微创、理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在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病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疼痛治疗手段更好地解除患者疼痛,提高疗效使患者满意。风湿骨病科现拥有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风湿病专业硕士培养点。该亚学科共发表文章三十余篇,以风湿骨病科为单位的论文共计17篇,其中SCI2篇,CSCD5篇,国家级论文8篇,省级2篇。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科研鉴定4项,主持及参加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4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甘肃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奖4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

骨关节疼痛亚学科主要是以急、慢性腰腿痛,颈、肩、上肢痛,神经痛,骨关节痛和各类骨关节手术后疼痛病种为基础,开展一系列以预防和治疗为手段,达到治疗原发病,解除疼痛为目的。我们多采取关节腔内介入用药、关节腔冲洗技术以及各种神经阻滞等疗法达到治疗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病、肌肉软组织疼痛、各部位神经卡压性疼痛综合症等疼痛性疾病。该亚学科现共发表文章10余篇,科研项目7项。

中医镇痛亚学科根据中医整体、恒动之观念,对各种疼痛进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应用中药口服剂、洗剂、贴敷疗法、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火罐疗法、中药制剂定点介入、穴位注射、按摩、中药蒸汽熏蒸疗法、中药离子导入、各种先进的理疗、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复位、中药骶管注射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温热整脊治疗等多种手段,治疗头痛、神经痛、风湿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病、肌肉软组织疼痛、各部位神经卡压性疼痛综合症等疼痛性疾病。并应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特色诊疗非疼痛性疾病,如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官能症、末梢神经炎、中风偏瘫等神经系统疾病、亚健康状态调理、中医“治未病”。该亚学科目前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国家级2篇、省级1篇。科研项目《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被评为2004年度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三等奖。

最近我科开拓创新,与国际接轨,创立我省第一个无痛病房。现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运用国际公认的V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性质、部位、程度等进行科学评估和记录,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新的团队,富有朝气,我们致力于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让每一位患者远离疼痛”是我们的目标。在未来,疼痛科所有医护人员将一如既往的贯彻医院“三好一满意”的准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兰大二院按计划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近日,保卫处消防科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开展了新一轮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定制了符合医院实际需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展板,将对每个科室进行巡回展示,教育和警示广大职工、患者及家属心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医院护理外勤队全体人员,开展了生动的安全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对消防安全有了全新认识,并且掌握了火灾自救及逃生等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下一步消防科将把消防安全培训纳入全院重点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努力开展全覆盖式的消防培训,以维护医院消防安全稳定工作为己任,不断加强科室职能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为我院第二个跨越发展建设期保驾护航。 (稿源:消防科 王淑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