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二院

核医学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在兰大二院近百年的历史当中,核医学科就是万花丛中的一朵小花,虽没有引人注目的漂亮花瓣,却有着独特的芳香,在兰大二院这块群英荟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兰大二院核医学专业于1975年由王亦秋教授筹建并开展少量业务工作,当时只是隶属放射科的一个专业称为同位素室。1986年独立建科,当年只有6名工作人员,如今有教授、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各级工作人员共14人。是甘肃省内唯一的核医学硕士生培养点,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所在单位。已经培养硕士4名,在读博士一名,人才梯队结构和人员学历层次大大提高。

“甘肃省医学放射免疫检测中心”隶属我科,由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于1992年。20年来“中心”与省内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于基层医院,促进了我省放射免疫学工作发展。目前该“中心”无论开展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数量均在省内前列,近年来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评”工作,每年都取得优秀成绩,“中心”狠抓实验室质量管理以确保所发出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我“中心”的内分泌激素等多项检查结果得到了患者及临床的赞誉和信赖。

科室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核医学设备,现拥有SPECT和伽玛计数器、化学发光仪等大型进口设备,能够开展脑、心脏、全身骨骼、肾脏等多种脏器的显像和断层显像。其中脑断层显像每年检查1000多例,数量之多及所作的半定量分析图像质量,在国内核医学同行以及全国各癫痫治疗中心名列前矛。科室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仅2010年以来在《中华核医学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七篇,也是甘肃省内核医学专业发表论文最多的医院。在研科研课题5项,往年科研获奖18项。科室亚专业带头人陈雪红主任目前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甘肃省核医学专业唯一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她带领下当年在同行中默默无闻的兰大二院核医学科,如今在本专业权威杂志有文章,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核医学专业是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特殊专业。所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既可以查病,又能够治疗一些疑难疾病。多年来我科利用同位素独特的核素治疗方法,开展了各类治疗。我科开展131碘治疗甲亢、131碘治疗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用

89锶(氯化89锶)治疗各种肿瘤骨转移癌所致骨痛;敷贴治疗瘢痕及血管瘤等皮肤疾病;“云克”治疗甲亢突眼和骨质疏松等治疗业务,已治疗数千名患者。放射性核素治疗是科室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也是核医学专业有别于其他医技科室的特色,我们要把它做强做大。2011年9月起科室开展核医学门诊,每天安排科室副高及高年资医生接诊,方便患者就医,此举开了甘肃省内同行的先河。新大楼的核医学科设有专用的核素治疗病房,在条件成熟时接收甲状腺癌、甲亢等病人住院进行核素治疗。这样我院核医学整体水平,就会大大提升。目前科室已成为有核素功能测定、核医学显像、放射免疫检测、核素治疗等业务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核医学科。

人才培养是专业兴衰的大事,我们采取引进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科室已经有博士1人,硕士3人,形成老中青合理配置的人才梯队。同时做好选派年轻人出国或国内进修学习的安排,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我科是省内唯一的核医学硕士培养点,近年培养4名研究生毕业。多年接收影像专业专科的临床实习任务,为地县一些医院培养进修生。兰大二院核医学教研室每年承担大量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影像专业的核医学教学任务,主讲的“临床核医学”获得兰州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称号。我教研室参加卫生部视听教材主编制作的“骨骼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视听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曾获得兰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还参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核医学》案例版(科学出版社出版)、《检验核医学》等教材编写。

2010年迁入医院新综合大楼后科室的医疗用房达到1000M2,放射性防护设备等硬件也是省内同行业一流,科室布局合理宽敞,为专业日后发展提供了空间。“为临床科室提供周到的服务,为患者解决病痛”是我专业始终遵循的理念。我科年内引进一台双探头SPECT/CT,使核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减少病人预约等待的时间,以满足临床科室不断增加的需求。未来三五年内,兰大二院再上一台影像医学的高端设备PET/CT,为我院的肿瘤科、放疗科、癫痫中心及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有力支持,为甘肃省乃至周边各省的群众提供最好的服务。在核医学影像诊断方面向国内一流医院看齐,提高知名度,争做甘肃省内的领羊。

科室地址:兰大二院综合楼地下一楼(负一楼),与消毒中心、住院部药房相邻

科室电话:8942265,8932637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兰大二院按计划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近日,保卫处消防科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开展了新一轮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定制了符合医院实际需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展板,将对每个科室进行巡回展示,教育和警示广大职工、患者及家属心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医院护理外勤队全体人员,开展了生动的安全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对消防安全有了全新认识,并且掌握了火灾自救及逃生等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下一步消防科将把消防安全培训纳入全院重点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努力开展全覆盖式的消防培训,以维护医院消防安全稳定工作为己任,不断加强科室职能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为我院第二个跨越发展建设期保驾护航。 (稿源:消防科 王淑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第一次啪啪啪会怀孕吗
曲中玉
回答: 第一次性行为有怀孕的可能,是否怀孕与性行为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怀孕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 若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即使为初次性交,精子进入阴道后可能通过宫颈管上游至输卵管,与排出的卵子相遇受精。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意外排卵。此外,男性射精前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未在阴道内射精也存在低概率受孕风险。 若性行为发生在绝对安全期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则怀孕概率显著降低。绝对安全期需满足月经周期极度规律且排卵后超过48小时,但实际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规范使用合格避孕套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但存在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或滑脱的风险。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正确服用才能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性行为有效且成功率有限。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记录月经周期,掌握基础避孕知识。若出现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早孕症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检查。无论是否首次性行为,若无生育计划均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青少年及未婚人群更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避孕指导。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