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科是我院重点建设的科室之一,消化内镜中心为甘肃省重点学科,为集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和本科教学为一体的在省内有较高声誉的专业科室。目前开放病床46张,内镜中心拥有日本Fujinon及Olympus公司产电子鼻胃镜、放大胃镜、放大结肠镜、超声胃镜、超声微探头、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十二指肠镜等20余套器械及国内规模最大的内镜洗消中心,附属实验室2 个,可进行各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病毒PCR荧光定量、干扰素抗体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14C?呼气实验等各项检查。科室共计32人,其中医疗15名,护理16名,检验师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8名,全科有7人公派就读硕士研究生,3人曾赴日本进行消化专业研修。
  多项技术在我省率先开展并处于领先地位:1.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在我省最早开展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套扎治疗及组织胶注射术、金属钛夹放置术、氩离子凝固术、微波及药物注射止血术。2.早期胃癌、癌前病变与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早期胃癌的双胃镜下EMR、EMRC及EMRL,200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内镜下粘膜下剥离?切开术(ESD)。3.胰、胆管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ERCP、EST、EBD、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及碎石术、胆管良恶性狭窄的内外引流术。4.内镜下消化管良、恶性狭窄的扩张与金属支架置入术。5.内镜下超声微探头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穿刺在上消化道及其周围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6.2007年引进并开展了电子鼻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该设备不仅拥有较高分辨率,而且镜身纤细、柔软,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插入痛苦,目前我科为全国第六家拥有该设备的医院。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通过省卫计委考核验收

8月13日下午,按照甘肃省卫计委纪检工作的部署安排,省卫计委纪检组副地级监察专员刘延生一行三人来我院对廉政风险防控系统进行了达标考核。市卫生局纪检组长胡芳、副组长李尔康,院党委书记李为民及纪委、党办、人事、财务、审计、总务、药剂、医务、护理、宣传、工会等部门负责人陪同考核。 按照省卫计委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评估验收的要求,李为民书记从组织领导与宣传教育、清权确权与职权运行流程、制度建设与权力监控、廉政风险防控与其他信息系统结合等四个方面,以及近两年来在廉政风险防控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一直以来,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来推进,职能部门制订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全院职工认识到位,工作积极,效果显著。 考核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并详细查阅了我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相关材料,实地查看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平台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同时在药剂、财务、基建等科室进行了实地观摩操作并同科室负责人就药品采购、招标、大额度资金使用、基建项目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反馈会上,刘延生对我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刘专员就今后医院如何在权力控制及制度落实上做的更好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一是领导班子要进一步提高对医院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风险管理的核心实质;二是要把狠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促进医院发展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强化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并要求我们做好经验总结,为兰州市属各二级医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和工作思路,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廉政风险防控系统的作用。 李书记最后表示,医院将认真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医院惩防体系建设的同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防范能力,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以权力制约为根本出发点、以有效管理为基本着力点,努力达到对各类权力运行情况的监控。继续加强对中层干部和院领导对廉政风险防控软件的应用培训,使这项工作成为医院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的重要管理平台。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