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针灸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郝盼盼
回答: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出血倾向、肌肉疼痛、过敏反应等。不同药物类别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用药方案评估。 1、胃肠道不适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常见恶心、腹痛、反酸等胃肠道反应。这与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直接刺激胃黏膜有关。症状较轻时可随餐服用,严重者需更换为替格瑞洛片等替代药物。长期使用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2、肝功能异常 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极少数出现黄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轻度异常可减量观察,持续升高需暂停用药并配合护肝治疗。 3、出血倾向 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易引发出血并发症,常见牙龈出血、皮下瘀斑,严重时可发生消化道或颅内出血。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避免与阿司匹林联用。轻微出血可调整剂量,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4、肌肉疼痛 辛伐他汀片、普伐他汀钠片等调脂药物可能诱发肌痛、肌无力,严重时出现横纹肌溶解症。这与药物干扰肌细胞代谢有关。发生肌痛需检测肌酸激酶水平,超过正常值5倍应停药,必要时静脉补液促进代谢产物排泄。 5、过敏反应 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硝酸酯类药物偶见皮疹、面部潮红等过敏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用药初期需密切观察,出现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接受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素治疗。 冠心病患者用药期间应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就诊。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药物耐受性,吸烟饮酒可能加重药物不良反应需严格戒除。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