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设置床位65张,医生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科室配有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肺功能监测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微量泵注射器等医疗设备。主要开展肺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病的抢救治疗,近年先后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各种治疗术,X线引导下纤维支气管镜肺内穿刺针吸活检肺周围块影术,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胸膜活检术,纤支镜下选择性碘水支气管造影术,纤支镜刷取下呼吸道无污染标本,纤支镜下局部化疗注射抗癌药物治疗中心型肺癌,纤支镜下局部注药及置气囊治疗大咯血,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及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纤支镜下用微波、氩气刀治疗气道良恶性狭窄,肺功能检查,胸腔穿刺细导管闭式引流。胸内注入自体静脉血治疗自发性气胸,细导管闭式引流胸内注入红霉素顺铂治疗癌性胸水,微创介入肺动脉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顽固性大咯血。对慢性阻塞性肺炎病、支气管张、哮喘、肺炎、肺结核、心包积液的诊治在我市具有领先水平。近年来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试点科室协调会

继全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大会后,医院在科室自愿参与的基础上选出6个临床科室,分别是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肾病内科、内分泌科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进行试点,由中医康复科医师每人包干帮扶一个科室,试点科室主任与中医包科人员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科的病种及治疗方法,逐步开展工作,试点成熟后,向全院推广,真正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起来,给患者带来实惠。 7月24日医院再次召开试点科室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协调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刘君奇副院长、医务科及护理部人员、试点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中医康复科帮扶医师等。刘院长首先通报了近期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情况,对试点科室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试点科室的主任就近期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对科室遇到的疑难问题帮扶人员给予耐心的解答。最后刘院长要求试点科室及帮扶人员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工作,为下一步全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打好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有痰咳不出来怎么办呢
陶新曹
回答: 有痰咳不出来可通过多喝水、拍背排痰、蒸汽吸入、使用祛痰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有痰咳不出来通常由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反应、环境干燥、痰液黏稠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温开水是最佳选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这些可能加重痰液黏稠。呼吸道感染期间更需注意水分补充,帮助缓解咽喉干燥不适。 2、拍背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向上方有节奏地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能帮助松动支气管内痰液。家长需注意拍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拍背操作。 3、蒸汽吸入 将热水倒入容器,头部覆盖毛巾吸入蒸汽10-15分钟,每日2-3次。蒸汽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可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增强效果,但避免使用刺激性精油。哮喘患者进行蒸汽吸入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4、使用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排痰困难。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分解痰液中黏蛋白促进排出,对浓痰效果显著。羧甲司坦片可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性状。使用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快速稀释痰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使用效果较好。雾化治疗需要专业设备,通常在医院或诊所进行,严重排痰困难者可考虑此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油腻。若痰液颜色变黄绿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肺部感染等疾病。长期排痰困难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呼吸道健康状况。 陶新曹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