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发展于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消化病学科,1998年被省卫生厅评为我省唯一的消化重点专科,并成为我省首批被国家教委批准的消化病学硕士授予点。在职医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4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2人,硕士6人、在读博士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人1名,2人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 项 (第一名),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余项(第一名),发表论文100余篇,交流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7部。每年完成昆明医学院各层次学生2500人、800学时的教学任务和100人的毕业实习以及150人/年护校生实习任务。每年接受和培养进修医师近30名,轮转医师近20名,培养研究生32人(已毕业15人、在读研究生17人),为基层和各级医院输送和培养了大批消化专科和内镜专业人才。目前有在编床位73张;月均就诊人数5000人,月均出院人数200人次以上,现年均门诊诊疗人次60000人,拥有病房、内镜中心、超声室和实验室。
  二、 学科的优势特色:
  1. 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以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开展:补足血容量、抑制胰腺分泌及活性、恰当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素和中医中药、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营养支持和肠道微生态的调节、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降脂治疗、并发症的处理、血液滤过和腹腔灌洗等。使该病的死亡率降至10%以下。
  2. 内镜下的诊治:开展无痛内镜、小肠镜、ERCP、电切息肉、硬化剂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TIPPS、腹腔镜诊断疑难性腹部疾病、肝管和胆道测压诊断动力障碍性疾病、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良性狭窄、色素内镜诊断原位癌及癌前病变和大块粘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肠道癌、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胆引流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和内镜下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
  3. 肝硬化的诊治: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后期主要针对腹水和并发症治疗。治疗腹水的措施包括:.限制钠、水的摄入、利尿剂、放腹水和输注白蛋白、腹水浓缩回输等:治疗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和肝肾综合征等。特别在门脉高压症的TIPS的治疗和腹水超滤回输治疗仪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应用方面居省内及国内领先地位。大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4. 炎症性肠病:该病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病程迁延,症状扰人,诊断上涉及多种肠道疾病的鉴别,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措施,又有癌变的潜在危险。我科采用水杨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措施,给患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使本病的疗效和预后大为改观,有效地控制了发作,维持缓解,提高炎性肠病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在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方面提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深得患者好评。
  5. 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的诊治:约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全球有过亿的患者。我科有先进的内镜中心以及开展13C、14C尿素呼气试验( 13C-UBT、 14C-UBT),为诊断该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便利。治疗方法:首先根除Hp,而后需要继续抗溃疡治疗。通过上述治疗,达到了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的目的,使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下降到1%以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院领导中秋节日期间慰问一线临床医护人员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中秋佳节之际,王昆华院长、王平书记亲自带队在节日放假期间,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深入到临床一线看望并慰问门诊部和住院部节日期间值班的医护人员,参加慰问的领导有党委肖皓昆副书记、纪委段永书记以及医务部何飞主任、后发中心刘斌总经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慰问组一行看望了节日期间专家门诊坐诊的各位老专家和各诊区上班的医护人员,王昆华院长、王平书记代表医院表达了对专家们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亲切问候! 来到住院部,每到一个临床科室王院长向科室值班的医护人员表达了医院对大家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辛勤付出的谢意和节日的诚挚问候!所到科室王院长均详细询问各科室的床位数、收住病人数及危重病人情况,现场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处理。各临床科室值班医护人员衷心感谢院领导的关心和问候,表示一定做好本职工作,保障节日期间医院各项医疗工作顺利开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王院长问候值班医护人员     王院长现场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王院长、王书记问候出诊的老专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