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

头颈肿瘤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创建于1993年,是目前云南省唯一集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头颈部肿瘤专科科室。现开放病床70余张,年门诊量3000余人次,年住院收容1000余人次,建科10余年来,共诊治头颈肿瘤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科诊治范围包括:耳鼻咽喉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眼部肿瘤、颈部肿瘤及颅内肿瘤。具体包括颅内、颜面、眼部、耳、鼻腔及鼻窦、鼻咽、口咽、喉咽、喉、唇、舌、颊、腭、口底、上下颌骨、扁桃体、腮腺、颌下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头皮、颈段食道及颈部肿瘤。
  常规开展的手术有:眼眶内容物剜除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上颌骨切除术;各种口腔癌联合根治手术及其修复术;舌根、扁桃体癌切除术;下颌骨切除术及植骨术;下咽癌切除修复术;全喉切除及各式喉部分切除术;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腮腺癌联合根治术;头颈部皮肤癌切除修复术;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多种皮瓣修复技术。
  护理方面:已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思想,大力提倡微笑服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学习风气浓厚,整体素质较高,有熟练使用护理程序的能力。由于病种多,使我们全面掌握了专科护理技术和技能,特别在危重、疑难病症和新技术方面具有自己的护理特色,整体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科室拥有电测听仪、鼻咽喉纤维镜、鼻内窥镜、食道镜、支撑喉镜、耳鼻咽喉科工作站、GX-3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器械及相关设备;拟购进电化学治疗仪、激光微波治疗仪、血管瘤治疗仪(艾克刀)等设备即将投入临床运用。医院拥有一批国内外大型先进设备,如: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系统、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多功能心电监护仪、SPECT、16层螺旋CT、DSA数字血管造影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生物蛋白芯片检测仪、流式细胞仪和血细胞分离机等。
  2003年云南首家完成甲状腺肿瘤的内镜微创手术,是完成甲状旁腺肿瘤手术的较早科室之一。经过多年的改良完善,颈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规范的标准术式;在多年科研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保全喉功能的喉癌根治性手术及综合治疗,提高了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采取手术结合化疗及局部立体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病灶实施救援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开展口腔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及分区性淋巴结清扫研究,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根据统计学多因素分析的研究结果,提出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治疗行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方案,提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可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合理术式,开展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再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颅面联合及颈胸联合手术,治疗侵犯颅底、副鼻窦、纵隔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对中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术后缺损,采用局部皮瓣、肌皮瓣或游离组织瓣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与重建,并于1998年及2002年在云南省首家开展颏下岛状皮瓣及舌骨下肌群皮瓣的临床运用,使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对局部晚期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施行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在内综合治疗,积极探索局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合理治疗。开展化学药物注射疗法治疗头颈部脉管瘤,取得较好疗效。
  科室构建内外协作渠道,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扶持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科室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共获科技进步奖7项,在研科研项目10余项,参编专著5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
  已培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研究生6名,共带教进修医师20余人、轮转医师50余人、实习医生150余人。承担医学院本科、专科大课讲授任务,每年完成下乡教学点授课100多小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院长致辞

尊敬的病员、家属及各位朋友,您们好!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我院自1984年7月建院以来,一直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奋斗不止,在肿瘤防治事业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为云南省肿瘤预防、诊治、科研及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云南及周边地区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您点击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网站的时候,您已经成为了我们真诚的挚友,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加强医患沟通,传播医院文化,诠释服务理念,传承医院精神,弘扬行业新风,树立良好形象。 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履行 “仁于心、精于术、勤于业”的院训精神,把尊重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认真搞好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塑造我院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将不断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创办一所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医院,让我们互信、互爱、互敬,以真心和诚信建立起新型的医患关系,为肿瘤防治及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愿所有患者积极治疗、早日康复,祝天下所有朋友们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