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

超声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云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拥有一支24人的肿瘤超声影像诊断及介入诊断治疗的高素质医疗、教学和科研团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 6人;护师 1人;医疗辅助人员 9人。对各种肿瘤的超声影像诊断及介入诊断治疗有丰富经验。每月检查普通病人6500余人次,超声介入诊断及治疗病人60余人次。

超声科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8台:日本东芝公司阿波罗500、意大利百胜公司My LabTwice、日本日立公司Hivison Preirus、飞利浦公司IU22、西门子公司ACUSON 128XP/10、ACUSON S2000、SEQUIA 512、美国GE公司LOGIQ 9及国产迈瑞公司便携式彩超一台。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灵敏度高等优点。每台仪器均配有网络工作站、彩色喷墨打印机。实现了图文并茂的超声诊断报告彩色打印(避免了手写报告的字迹模糊不清、潦草等弊端)。固定资产达2500万元人民币。

开展的超声检查项目有:腹部超声检查、妇产科超声检查、浅表组织(浅表淋巴结、全身软组织)超声检查、小器官(乳腺、甲状腺、眼、涎腺、男性生殖器等)超声检查、全身大血管及四肢、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经阴道/直肠超声检查及近几年来国内外最新技术――超声造影检查等,并在全省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肿瘤定位及组织学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癌及其他肿瘤介入性治疗(包括:肿瘤射频治疗、肿瘤内注射抗癌药、注射无水酒精等)、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固化治疗、超声引导下囊肿/脓肿/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等,并取得很好疗效,尤其是我科近年开展的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瘤穿刺导丝立体定位术,为超声检查发现但临床未能触及的乳腺小肿瘤手术切除提供了定位依据,该技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院长致辞

尊敬的病员、家属及各位朋友,您们好!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我院自1984年7月建院以来,一直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奋斗不止,在肿瘤防治事业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为云南省肿瘤预防、诊治、科研及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云南及周边地区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您点击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网站的时候,您已经成为了我们真诚的挚友,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加强医患沟通,传播医院文化,诠释服务理念,传承医院精神,弘扬行业新风,树立良好形象。 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履行 “仁于心、精于术、勤于业”的院训精神,把尊重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认真搞好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塑造我院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将不断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创办一所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医院,让我们互信、互爱、互敬,以真心和诚信建立起新型的医患关系,为肿瘤防治及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愿所有患者积极治疗、早日康复,祝天下所有朋友们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