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医一附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剧烈运动时尿失禁
李青
回答: 剧烈运动时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是导致运动时尿失禁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中老年人群。盆底肌群无法有效支撑膀胱和尿道,在腹压增加时出现漏尿。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天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的动作,坚持3-6个月可见改善。严重者可配合电刺激治疗或生物反馈训练。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可能伴随尿急、夜尿增多。运动时腹部压力变化易诱发漏尿。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或米拉贝隆缓释片等β3受体激动剂。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3、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与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相关,咳嗽、跳跃等动作均可引发漏尿。轻中度患者可采用阴道哑铃训练,重度需考虑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1-2个月,防止吊带移位影响疗效。 4、激素水平变化 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会导致尿道黏膜萎缩,降低控尿能力。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尿道黏膜血供,但长期使用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情况。非激素疗法如植物雌激素补充也可作为替代选择。 5、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感觉减退和排尿失控。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采用间歇导尿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此类患者运动时建议使用专用吸水护垫,防止皮肤浸渍。 日常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控制每日液体摄入总量。运动前彻底排空膀胱,选择瑜伽、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替代跑步、跳绳。超重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吸烟者应戒烟减少咳嗽频率。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腰痛,须及时排查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