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康复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是我院的重点专科,是以中西医相结合,突出传统中医康复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为特色的专科,获广东省中医名科、广州市中医名科称号,主要治疗病种为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中风偏瘫、神经损伤和风湿病等。
  针灸康复科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治疗规范和专业,形成康复评估,临床指导治疗,康复治疗配套完善、齐全,院后康复指导的系列治疗法方案,真正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有效,及时科学的康复治疗。科室拥有41人的团队,设备投入近300万,科室设有门诊和住院部,住院病房设在门诊楼三楼,共有病床36张,治疗环境优雅,治疗设备先进、齐全,病房配有空调、电视机、独立卫生间,24小时冷热水供应,门诊部设在门诊三楼,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康复理疗室,针灸、推拿治疗室、,中药熏蒸室、功能训练厅、日常生活活动室、认知、语言障碍治疗室。科室开展的治疗项目有:热敏灸、脊椎正骨、理伤推拿、传统针灸、浮针、腹针、醒脑开窍针法、耳针、天灸疗法、中风康复运动治疗、关节松动术和现代康复物理治疗;拥有激光治疗仪、冷冻治疗仪、减重步态训练仪,三维智能干涉波、神经智能治疗仪、极短波、脑循环治疗仪、中药电脑熏蒸仪、温热磁场治疗仪、高级电脑中频治疗仪、站立斜床、颈腰椎牵引床等一批先进设备,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完善的康复治疗服务。为了方便患者就医,门诊开有夜诊服务。
  针灸康复科共有医生1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共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另有针灸康复师6人,推拿师10人,理疗师5人,人材梯队完备,黄智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徐丽华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是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近年来主持开展了广东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广州市中医科研课题1项,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优良成绩。
  针灸康复科开展的治疗项目完善,项目繁多,开展针灸(包括传统针灸、浮针、腹针、醒脑开窍手法、耳针、耳穴、温针、埋线减肥、各种灸法、天灸疗法),理伤推拿(以龙氏手法为基础,结合传统推拿手法),脊柱正骨,物理治疗(包括三维智能干涉波、神经智能治疗仪、极短波、中药电脑熏蒸仪、超激光、温热磁场治疗仪、站立斜床、颈腰椎牵引床、冷冻治疗仪等),中风康复治疗(配备专门专业偏瘫康复训练治疗师,器械包括减重支持功能训练及配套电动跑台、作业治疗台、手功能康复治疗仪、电动斜床等),能够为中风偏瘫、失语、神经病变、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损伤、头痛、眩晕、关节炎和风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专业和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强调中西医结合和早期康复介入针对病因病性病位病情病期和病变特征的不同而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适时运用中西药以及传统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针灸康复科还于07年获得全国农村重点针灸康复科的建设单位。
  针灸康复科与颅脑外科合作,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早期介入针灸及康复治疗,对患者苏醒及功能康复有积极意义,减轻病残程度,缩短昏迷时间,减轻脑细胞的损害;与本院制剂科合作开发的“药氧1号”中成药,代替吸氧时起湿化作用的蒸馏水,对于改善中风、眩晕、头痛等病人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有相当好的疗效;外洗中成药“痹痛消”亦已投入使用,对骨关节与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等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门诊长期开放夜诊,节假日亦有安排相关人员值班,方便广大患者就医就诊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志愿服务进医院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区卫生系统首个志愿者工作队 8月19日,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志愿者工作队成立,成为区卫生系统首个组建起志愿者工作队的医疗单位。当天,首批爱心志愿者率先接受岗前培训,为正式启动“志愿服务在医院”志愿者行动作好准备。共青团区委、区卫生局共青团委、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青团总支负责人及院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据介绍,作为“志愿服务在医院”的志愿者,就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为改善医院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提供服务。“这既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传递了爱心和传播了文明,有效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这对提升医院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缓解当前突出的医患纠纷及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医院网站和区志愿者网站发起一个多星期的召集信息后,得到区内中学、高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踊跃报名应征,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50多人。 “我们医院将积极建立和健全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为志愿者行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和保障,让这项工作长久地开展下去,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也期待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事业予以关注和支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