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是集职能、业务、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药学技术服务部门。历年来,药学部在医院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秉承“以保障临床药品供应为基础,以临床合理用药为中心,以临床药学和科学研究为支撑”的发展理念,承担医院药品供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药事管理、临床用药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药物临床试验、医院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验、新药开发及药学教学等工作,经过历代药师们的艰苦奋斗,药学部不断壮大,现下设门诊西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药品供应室、医院制剂与药品检验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及临床药学室。药学部现有药学专业人员71人,其中主任药师2人,副主任药师5人,主管药师21人,硕士以上研究生6人,本科学历人员46人,是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团结进取、迅速发展的年轻专业团队。

药品调剂部门是药学部直接面对患者的一线部门,工作量大,风险系数高,为满足每天近2500人次门诊患者与1000余床位住院患者的处方调剂需求,药学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采用先进设备和医院计算机网络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全方位的药学技术服务。

门诊西药房(含眼科药房)承担门诊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处方调剂任务。现有工作人员24人,中级以上职称6人。过去,门诊西药房一直为患者提供的是后台调配、前台复核发药的柜台服务模式。2013年引进全自动发药机后,药学部开始推行实时发药与预配发药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使得调配速度大大提高,不但缩短了患者的平均候药时间,降低了药师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发药差错率。目前该项自动化发药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门诊西药房增设“用药咨询窗口”,由临床药师免费为患者答疑解难、宣传用药知识。

住院药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配备工作人员13人,中级以上职称6人。药品调配实行双人调配核对的发药方式,通过专用药品配送箱为全院近40个病区发放药品。2012年病区药房引进片剂单剂量分包机,实现了由手工摆药到自动分包的转变,分包后的药品包装上印有详细的患者用药信息,确保护士发药和病人用药的准确性。

中药房为门诊和病区提供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及中药煎煮服务。工作人员14人,中级以上职称2人。自2013年开始采用中药小包装饮片取代传统戥称的散装中药饮片以后,调配环境大大改观,药学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药品供应室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人。设西药库、中药库、输液库、物资库、特殊药品库,“五防”设施完备。库内分区管理、分类贮存,各类标志、货位卡醒目规范,分采购、验收、保管、会计4个岗位。目前采用了国内先进的条形码入库管理,日清月结,帐物相符。

医院制剂与药品检验室现有6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人,承担院内制剂及协定处方药的生产与质量检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同时负责全院药品质量的监测工作。目前拥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旋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设备。

静脉用药调配室负责全院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品的配制,新建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将于近期投入使用,通过药师审方和在洁净环境下配置,避免药物对环境和操作者的危害,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规范静脉用药行为,开创“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新阵地。

临床药学室面向临床提供细致的药学专业技术服务。通过药学查房、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工作在医院药品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卫生部临床药师制的提出,医院加大了临床药师的培养,目前临床药学室的药学人员1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3人,高级职称 4人,中级职称4人。专职专科临床药师7名,涵盖内分泌、抗感染、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等7个专业。同时建立与维护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编辑和出版药学专业刊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讯》,收集、整理药学信息相关资料,发布用药安全信息,向患者、医生、护理和药学技术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海医附院呼吸内科支部呼吸开展“迎七一、送健康”党员义诊活动

为迎接建党93周年,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持续增长的健康需求,呼吸内科开展了“迎七一、送健康”党员走进社区义诊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期卫生系统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 7月5日,由呼吸内科医生护士业务骨干组成的新老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一行13人,在科室党支部书记施蓉萍主任和科室主任李羲主任的带领下,先到海口烈士陵园进行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誓言,然后走进海口滨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义诊及“治未病”健康知识宣教活动,为社区群众送医、送健康。 参加此次健康义诊的党员志愿者免费为社区群众测量血压,看病开具处方,讲解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自我保健等知识,并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免费为群众发放了呼吸系统疾病宣传资料及海医附院报纸,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知识,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当日共免费义诊20余人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50多份。 我院呼吸内科已连续多年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并结合呼吸系统疾病及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防病治病工作,受到了基层和农村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