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医院

推拿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海南省中医院推拿科成立于1975年,至今已有36年历史,本科为海南省卫生厅重点中医专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是省内外各中医院校的教学基地,为省内各中医院培养了不少的推拿专业人才。多年来,我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服务。我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我科拥有门诊诊室13间,病床32张,病床使用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推拿手法配合微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中频治疗仪、颈椎牵引器、腰椎自动牵引器、中药熏蒸仪等,为广大患者解除了不少病苦。

推拿临床治疗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患者的体表部位或穴位,调理治疗筋肉、气血、脏腑、经络等病症。推拿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种医疗方法,开始形成于二千多年的先秦两汉时期,目前国际医务界对人类古老的物理性质的推拿治疗有逐渐重视,因为这种治疗方法一般无危及人健康的副作用,其优点显而易见。

推拿治疗的作用原理

一.推拿治疗伤筋的原理

1.理筋整复 在软组织损伤部位,通过手指细心触摸,从摸得的形态,位置变化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损伤的性质,发现不同组织、不同形式的错位逆乱,及时回纳纠正,筋络顺接,使肌肉痉挛的缓解和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气血运行流畅通而不痛。

2.舒筋活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的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至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的反映。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紧张的原因,即:既可治标也可治本,做到标本兼治。其解除肌肉痉挛、肌紧张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A.加强局部循环,促进因损伤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促使损伤组织的修复;B.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C.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拉长,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D.对软组织有粘连者,则可帮助松解粘连。在治疗中抓住原发性或继发性压痛点是关键。《灵枢?经筋》中就有“以痛为俞”的记载。舒筋通络,可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因此可以说松则通,通则不痛。这里的“松”是建立在对损伤的病因病理及组织结构有充分认识基础上的,这与盲目的“松松筋骨”不可同日而语。

3.活血化瘀 “动”是推拿疗法的特点。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肢体组织的活动;二是促进气血的流动;三是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推拿手法对柔软体腔内的脏器有直接的促进和调整其功能活动的作用;适当的手法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以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作用;不仅如此,适当的手法还可以使肌肉间的不协调力学力学关系得到改善或恢复,从根本上解除了躯体因力学不平衡引发的连锁反应,如一侧腰痛日久不愈二引起对侧腰痛,腰痛日久又引起背痛或臀部痛。

二.推拿调治气血的原理

气血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充足与否直接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而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脾之健运、胃之受纳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主要通过加强胃腑功能,调畅气机而实现的。临床上常用摩腹来促进胃的通降;用一指禅推、揉、按等法治疗脾俞、胃俞、足三里等以促进脾胃及全身气血的运行,达到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原而充沛的作用。

牵引治疗

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常见。

适应于颈椎病、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

中药熏蒸疗法

治疗原理: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使患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肌体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适应症:用于类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感冒的治疗。

颈椎病推拿疗法

颈椎病的症状:前臂和手指疼痛、麻木;

头昏眼胀或视物不清;

颈部疼痛伴眩晕、恶心;

顽固的头痛,特别是后枕部或两侧;

不明原因的胸闷、心率不齐;

走路或上楼梯乏力,像踩在棉花上行走

颈椎病推拿疗法的作用:

1、调理气血,改善肌肉的血液营养;

2、松解痉挛,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和肌肉纤维层的粘连

3、调理神经,恢复神经受压后的生理功能

4、可以纠正小关节错位,恢复颈椎关节正常结构

5、醒脑安神,消除颈性眩晕的症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孩子发烧耳朵疼怎么办
周小凤
回答: 孩子发烧耳朵疼可通过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物、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引流、鼓膜切开术等方式治疗。孩子发烧耳朵疼通常由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感冒、扁桃体炎、耳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时可以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家长需用温水浸湿毛巾后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散热。退热贴可以贴在孩子额头或颈部,通过凝胶层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物理降温适合体温未超过38.5度的低热情况,操作时需避开胸腹部,避免孩子着凉。 2、使用退热药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度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这两种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镇痛作用。家长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 3、抗生素治疗 若孩子发烧耳朵疼由细菌感染引起,医生可能会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中耳炎致病菌有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孩子。家长需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4、鼓膜穿刺引流 当中耳积液较多导致剧烈耳痛时,耳鼻喉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鼓膜穿刺引流。该操作在局部麻醉下用细针穿刺鼓膜,抽出中耳腔内积液,能迅速缓解耳痛和耳闷症状。穿刺后医生可能会在鼓膜上放置通气管,帮助中耳通气引流。家长需注意术后避免孩子耳部进水,遵医嘱使用滴耳液预防感染。 5、鼓膜切开术 对于反复发作的化脓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刺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鼓膜切开术。该手术在全麻下切开鼓膜,清除中耳脓液并放置通气管。通气管通常保留6-12个月,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自行脱落。术后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避免游泳或剧烈运动导致通气管脱落。 孩子发烧耳朵疼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4-26度。鼓励孩子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用力擤鼻涕,防止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耳痛明显时可让孩子侧卧,患耳朝下以减轻压力。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避免去人多拥挤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