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1998年建科,在学科带头人李振宇教授带领下,专科建设从小到大,专业实力从弱到强,现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在本地区认知程度高的专业学科,2001年成为深圳市第一批医学重点学科。

脊柱外科现开设固定床位48张。医生14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人,脊柱康复治疗师1人。医学博士4人、医学硕士5人和一批高素质护理队伍,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科室拥有GE移动式C臂X光机、瑞典移动式双球管G臂X光机、德国手术导航系统(KOL IBRI)和舒法模椎间盘镜系统以及国产自动脊柱牵引床、电脑治疗康复仪等一批现代化医疗设备。

在学术上我们一贯坚持以科研为基础,以临床为中心的原则,时刻瞄准国际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进展和应用。到目前为止已收治各类脊柱外科病人9000余例,成功实施手术7000余例,治愈率达95%以上。我们在严重脊柱脊髓损伤、复杂的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和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已累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手术技术中多数与国际、国内是同步的,市内领先,如我们在深圳市率先开展了AVB(人工椎体),PDN(人工髓核),SSE(同一椎节复位滑脱椎体),SRS(单节段椎体复位固定),Syncage(椎间融合器)、PKP(经皮椎体成型术)、微创高位颈椎融合、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显微镜下颈椎间盘摘除、经皮颈椎齿状突螺钉固定、经皮寰枢关节螺钉固定等近50余项新技术。同时还率先开展了经胸膜外椎体切除重建,改良“钥匙孔”扩大减压,带血管蒂的肋骨移植等多项全市首创或领先技术项目。

获得市级以上科研立项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卫生部级课题分课题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省级一般项目2项,市级项目15项。目前在研课题包括:卫生部《脑与脊髓交通伤的抢救技术和器械研发》课题中的脊柱组分课题;深圳市科技局课题《特异性RNA干扰技术应用于脊髓损伤促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局部微创LMP-1转基因在脊椎融合中应用的实验研究》、《改良小关节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经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在下颈椎失稳中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NAi技术抑制木糖基转移酶-1(XT-1)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等。

现获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专利3项,出版学术著作5本,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SCI文章1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哪家医院最不“滥检查”?市二院得高分!

哪家医院最不“滥检查”?市二院得高分! 一说到去医院做X线、CT、核磁共振检查,很多患者都会问这项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是否存在着滥用检查的情况?有个很有效的数字——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昨日,市卫计委首次对外公布了部分医院的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市卫计委规财处副处长侯力群解释说,阳性率很高,说明医生初诊时的正确判断比例高,反之,就有可能出现医生乱开检查单的情况。 晒单 三级综合医院中,市二院得了两个最高分 昨日,市卫计委首次对外公布了部分医院的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并指出了最接近平均值的数字。在三级综合医院这个分类,市二医院在X线检查、CT检查两个项目中的阳性率得分最高,在核磁共振检查项目中排名也靠前。 在X线检查一项中,专科疾病防治院这个分类的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平均值最高,达86.9%,三级综合医院以66.3%的平均值位居分类排名的第五位。 在CT检查项目中,三级综合医院的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居第二,达81.5%。而在这一项纳入统计的深圳市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成绩单不那么漂亮,阳性率仅为50.4%;深圳市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也只有57.7%,导致妇幼保健院这个分类以52.2%的阳性率排名垫底。 而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纳入检查的大多数医院比例都在80%以上,仅有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少数几家医院的比例在70%左右。 解读 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 就是通过大型设备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病例数除以所有检查病例数而得出的比例 阳性率多低才算乱开检查单? 市卫计委规财处副处长侯力群说,目前对不同设备检查的阳性率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所以计算出了一个平均值。平均值以上的医院就算合格,能松口气了;平均值以下的医院就要哆嗦下、紧张下,以后开检查单的时候要注意下,不能随意开检查单。 对于阳性率低的医院如何监管? 侯力群说,市卫计委此次公布阳性率,就是要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 他对晶报记者独家透露,市卫计委今年5月已经对全市各级政府办医院开展重大医疗设备绩效考核,收集价值1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的基本情况和使用效率。这其中,阳性率就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如果考核不合格,今后对该院的医疗设备配额上将有一定限制。”侯力群说,监管部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各医院真正用好检查设备,为市民提供廉价高效的医疗服务。 □相关新闻 一季度全市门诊 次均费用185.46元 深圳人看病费用贵不贵?市卫计委昨日公布了今年一季度门诊住院次均费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136家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为185.46元,其中药品费用70.49元;住院次均费用8233.72元,其中药品费用2083.44元。 比去年贵 这一数据相比2013年深圳医院门诊次均费用略有上升。其中,三级医院上涨14.62元,二级医院上涨11.02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费用上涨呢?“门诊费用上涨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当下,市场上的药品价格、耗材都在增长,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卫计委规财处副处长侯力群说。 比全国便宜 不过,相比全国,深圳门诊费用便宜很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三级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为265.4元,比深圳同级医院高23.95元;全国二级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为175.7元,比深圳同级医院高47.03元。 侯力群说,这是因为深圳对于各医疗机构的政策补助高,通过财政支持,打消医院一味追求效益的积极性。 三级医院门诊贵过二级医院 今年一季度,深圳三级医院门诊次均费用达241.45元,二级医院门诊次均费用达128.67元。 为什么二级医院门诊费用低于三级医院呢?侯力群解释说,这是因为各级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不同,通过分级诊疗转到三级医院的病人大多是比较难治的病人,用药量和治疗手段会更多一些,这在全国都是很普遍的。 来源《晶报》,网络连接http://jb.sznews.com/html/2014-06/06/content_2898224.htm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