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桥头医院

儿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2006年5月迁入新病房大楼,居6楼、5楼。病房宽敞明亮,每间配备有线电视和卫生间,24小时提供热水,大厅中央设有儿童活动中心,为每一位就医的患儿提供了舒适的就医、康复和娱乐环境。病房分单人房、双人房及多人房多个档次,家居式配备,实行星级的服务。
  儿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现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生3人、住院医生4人、护理人员15人。病房床位50张。
  儿科医疗设备完善,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护仪、红外线复温抢救台、早产儿培养箱、蓝光箱、微量血糖检测仪、微量注射泵等。能够治疗儿内科各种疾病、疑难病例及各种危重急症的抢救,如小儿肺炎、腹泻病、肾炎、肾病综合症、贫血、小儿癫痫、麻疹,腮腺炎、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新生儿专业开展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肠道外静脉营养等。
  儿科特色专业
  1、新生儿
  儿科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能对各种新生儿危重疾病进行监护治疗,特别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以及早产儿的治疗。已成功抢救多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重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
  2、儿童哮喘
  儿科有受过专门培训的哮喘专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哮喘专家制定的《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简称GINA)科学、系统地防治哮喘,拥有哮喘专业诊疗设备如美国产峰流速仪、德国压缩雾化吸入机,具有哮喘治疗、抢救药物及基本设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纪念建党九十三周年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党建工作不断深入,内在驱动力不断增加,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日益显著,有效引领与促进了我院整体素质的提升,带来了包括行风、医德及服务质量向着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方向转变。时逢建党九十三周年之际,本着教育党员、增强信仰、牢记宗旨,更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服务人民群众的整体要求,6月12日下午,我院在院二楼视频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会议简朴而庄严,内容紧凑而切题。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莫旭兴代表支部对一年来我院党建工作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概括与总结。 在总结讲话中,莫旭兴院长从支部建设、参政议政、党内民主、纪律教育、中心工作及保持先进性等方面梳理与汇报了支部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在院党支部的领导下,我院党务政务工作日益切合医院所面临的发展实际,党员干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环境竞争加剧、医改提速的背景下,将职业操守与政治信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廉洁奉公、阳光行事、坦荡做人,其先锋模范作用及救死扶伤精神处处可见,其凝聚力、影响力与战斗力有目共睹。从而有效促进了我院包括“三好一满意”、医德医风建设等在内的健康风气与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的新风尚、新气象的形成,并在医院持续稳步的发展当中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物。所有这些,都为我院党建以致政务建设奠定且积累下进一步发展的良好的精神与物质基础,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基层党建、强化医院文化内涵及提升管理工作效能的经验集成与财富之源。 莫旭兴院长指出,一年来,我们注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聚焦“四风”查摆问题,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组织85名在职党员(含组织关系不是挂靠在本党支部的党员8人,退休返聘、党员身份的3人),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坚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三个多月以来,我院领导班子带头剖析“四风”问题,医院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员工和服务对象等征求意见方式,共收集到各类意见30条,其中聚焦“四风”问题13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17个,有20个问题已经完成整改,有10个问题在持续改进。在近期开展的谈心谈话活动中,我们征集到62条对医院和自身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已制定了相应的整改台账。通过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努力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莫旭兴院长强调,保持先进性、勇当时代先锋,是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人民寄予我们的殷切期望。希望全院共产党员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这次党员大会为新起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良的作风,扎实服务人民群众,创建群众满意医院。 会议同时按程序通过了纳新对象发展及预备党员转正事宜,民主推荐产生了优秀共产党员人选,并播放了党章宣传片。 院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陈伟雄主持会议,并传达了桥头镇委相关文件精神。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