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厚街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厚街医院内分泌科是东莞市公立医院中内分泌专业技术开展规模较大的临床二级科室,于2011年1月从原内科三区独立分科,随着内分泌科的独立分科管理,内分泌科规模会更加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科室规模

内分泌科设在厚街医院住院大楼4楼,编制床位数为20张,年收治病人600人次,年出院病人数500-600余人次,年门诊量25000人次,病床使用率80-90%,平均住院日为8.5天。

二、人员架构

内分泌科医护力量雄厚。我科医护人员共18人,其中医生6人,包括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硕士2人;护士12人,包括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

三、科室设备

内分泌科医疗设备齐全,拥有3台胰岛素泵、1台动态血糖监测仪、1套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1台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10台快速血糖监测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科室有心电监护仪2台,及输液泵、推注泵、雾化器等设备。相关科室、实验室配套设备齐全,包括动态心电监护仪、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螺旋CT扫描机、磁共振成像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四、专科介绍

目前内分泌科可开展糖尿病诊治: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的诊治,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甲状腺疾病诊治: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节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等疾病诊治。其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包括痛风、高尿酸血症、代谢性骨病的诊治,下丘脑垂体疾病(垂体瘤、泌乳素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的初步诊断。

能开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动态血糖仪监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检测等技术。我科已建立糖尿病俱乐部,主要工作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咨询,糖尿病患者的回访、资料收集,同时可开展糖尿病的科研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咨询、交流的平台。

五、技术水平

内分泌科疾病的种类较齐全,我科制定了相关专科的诊疗常规及流程,疾病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约99%,且对疑难、危重病例有完善的讨论、会诊制度。近几年开展了一些特色技术,包括开展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使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等。内分泌科近3年一直对社区门诊进行对口帮助,每周派出专科医生到社区坐诊,帮助社区解决一些疑难病例。

近3年内分泌科完成东莞市科技局课题二项:《代谢综合征大血管病变PAI-1、hs-CRP水平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胰岛功能及Hs-CRP变化的研究》。今年内分泌科与广东医学院合作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2型糖尿病疾病转归特异性分子标记及临床-基因组学模型研究》。今年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2篇。

六、特色技术介绍

糖尿病强化治疗

糖尿病强化治疗一般指糖尿病患者通过使用胰岛素在短时间内(一般一周左右),使血糖、血脂等控制达标,降低高糖、高脂毒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胰岛细胞分泌负担,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纠正全身机体的代谢紊乱,从而能预防和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强化治疗是根据目前最新的糖尿病诊疗理念以及应用连续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饮食、运动和全方位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帮助患者长期控制糖尿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一些在病史5年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达到短期治愈(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需用药治疗,并可维持3-5年)的目的。

七、科研成果与论文情况

近3年我科共派出3人次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多人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国内、省内重大学术会议,承担市级及科研课题2项,与广东医学院合作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2型糖尿病疾病转归特异性分子标记及临床-基因组学模型研究》。近5年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统计源或核心期刊2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学术动态】我院成功举办妇产科学术沙龙、超声学术讲座

【一】孕前和孕期保健辅助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学术沙龙 07月19日,在市医学会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成功举办孕前和孕期保健辅助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学术沙龙。会议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科钟梅教授等10名专家针对《孕前和孕期保健辅助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进行学术授课交流,东莞市各医院妇产科专业医护人员约20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沙龙由我院妇产科主任张秀果主持。 通过这次培训,更加规范了孕前和孕期保健,对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和胎儿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加强了医护人员对产检的必查项目与备查项目的认识,减少不恰当的医疗及社会因素的干扰,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促进了产科事业的发展。 【二】“超声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7月30日,我院超声科邀请了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谢晓燕教授前来交流及指导超声造影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谢教授为超声科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腹部超声诊断、介入治疗和超声内镜诊断,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外科临床基础。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胆胰肿瘤的早期诊断、肝癌的超声介入性治疗和肝肾移植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全国超声介入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谢晓燕教授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30日下午谢教授在我院科教楼六楼进行了关于超声造影在临床中应用的专题讲座。谢教授介绍了目前超声造影的研究现况,用一系列的图片及病例向大家展示了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优势及该技术的巨大潜力,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全院医师上演了一顿丰富的知识大餐。本次参与讲座的不仅有超声科的部分医师,还有众多临床医师,部分临床科室主任也全程进行了认真聆听,现场学习氛围浓烈,讲座结束后,谢教授在我院超声科对科室造影工作进行了实时陪同指导并对部分病人进行了上机操作演示,谢教授对我院开展的输卵管造影及腹部脏器超声造影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赞誉,并对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指导。 我院超声科超声造影技术已开展近两年,我科超声造影技术应用范围现已扩大到腹部多脏器、妇科、血管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输卵管造影获得了临床及病人的充分认可,我科全体医务人员也表示通过学习交流增加了超声造影诊断的信心,将再接再厉,努力配合临床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疾病诊断问题。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