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厚街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学术动态】我院成功举办妇产科学术沙龙、超声学术讲座

【一】孕前和孕期保健辅助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学术沙龙 07月19日,在市医学会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成功举办孕前和孕期保健辅助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学术沙龙。会议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科钟梅教授等10名专家针对《孕前和孕期保健辅助检查项目及风险评估》进行学术授课交流,东莞市各医院妇产科专业医护人员约20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沙龙由我院妇产科主任张秀果主持。 通过这次培训,更加规范了孕前和孕期保健,对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和胎儿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加强了医护人员对产检的必查项目与备查项目的认识,减少不恰当的医疗及社会因素的干扰,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促进了产科事业的发展。 【二】“超声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7月30日,我院超声科邀请了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谢晓燕教授前来交流及指导超声造影新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谢教授为超声科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腹部超声诊断、介入治疗和超声内镜诊断,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外科临床基础。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胆胰肿瘤的早期诊断、肝癌的超声介入性治疗和肝肾移植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全国超声介入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谢晓燕教授在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30日下午谢教授在我院科教楼六楼进行了关于超声造影在临床中应用的专题讲座。谢教授介绍了目前超声造影的研究现况,用一系列的图片及病例向大家展示了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优势及该技术的巨大潜力,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全院医师上演了一顿丰富的知识大餐。本次参与讲座的不仅有超声科的部分医师,还有众多临床医师,部分临床科室主任也全程进行了认真聆听,现场学习氛围浓烈,讲座结束后,谢教授在我院超声科对科室造影工作进行了实时陪同指导并对部分病人进行了上机操作演示,谢教授对我院开展的输卵管造影及腹部脏器超声造影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赞誉,并对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指导。 我院超声科超声造影技术已开展近两年,我科超声造影技术应用范围现已扩大到腹部多脏器、妇科、血管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输卵管造影获得了临床及病人的充分认可,我科全体医务人员也表示通过学习交流增加了超声造影诊断的信心,将再接再厉,努力配合临床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疾病诊断问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判断是否是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的几个判断方法介绍
于淑霞
回答: 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症状评估等方式判断。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长期胆汁反流、药物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医生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变化。萎缩性胃炎胃镜下可见黏膜变薄、血管透见、色泽灰白等特征,可能伴随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检查过程中可同步进行组织活检,帮助明确病变程度。 2、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需在胃镜下取至少5块不同部位的黏膜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胃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固有层纤维化,可能出现假幽门腺化生或肠上皮化生。病理结果可区分非萎缩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并评估癌变风险。 3、血清学检测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Ⅱ比值降低、胃泌素17水平升高可辅助诊断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中常检出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这些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类型。 4、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阻止胃黏膜进一步萎缩,降低癌变概率。阳性患者需接受标准四联疗法治疗。 5、症状评估 萎缩性胃炎常见上腹隐痛、餐后饱胀、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但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长期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恶性贫血,出现乏力、舌炎等表现。症状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客观检查综合判断。 确诊萎缩性胃炎后应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变进展,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若出现消瘦、呕血、黑便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