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由消化病区、消化内镜中心和消化专科门诊、肝病门诊组成,有雄厚、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目前有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其中硕士4人,在职研究生1人。多人多次被派往上海、广州等多家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另有副高护理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士6人。

消化内科病房拥有病床52张,配备有各种常规及先进的抢救器材,如微量注射泵5台、BIBP无创呼吸机一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3台;消化内镜室设备先进,拥有目前最先进的日产奥林柏斯电子胃肠镜各两套、胶囊内镜、德国爱尔博内镜工作站各一套、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一台、食管扩张球囊及探条扩张器各一套等内镜下治疗辅助治疗配件若干。

消化科诊治范围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多个脏器。消化系疾病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神经、外科等专业的疾病均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影响。我科能正确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解决疑难杂症,成功救治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肝炎、肝昏迷等危重病人,在全市首先开展持续性血液超滤技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并休克。可开展肝动脉造影、栓塞、化疗,B超引导下肝脏活检、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肝癌介入治疗等。

消化内镜中心开设普通/无痛电子胃、肠镜、染色内镜、胶囊内镜等检查。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术;食道、胃、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粘膜下肿物胶圈套扎、EMR;消化道出血生物蛋白胶喷洒、粘膜下注射及钛夹止血术;经皮胃造瘘术;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晚期肿瘤支架置放术;食管、幽门狭窄球囊、探条扩张术等内镜技术,在惠州市、惠城区占领先地位。每年完成胃镜诊疗近7000例,肠镜2000例,由副高职称的医师完成,保证诊疗质量。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急诊内镜绿色通道的建立,已成为我院消化道内镜诊治的特色之一。凡来我院的消化道出血病人昼夜24小时内均可得到急诊胃肠镜的及时诊治,使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死亡率、并发症及诊治费用均大幅降低。消化专科及肝病门诊均由副高职称的医师坐诊,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有效保证患者就医质量。

消化科2010及2011年多人次在北大、科技核心期刊的专业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承担市科委课题4项。2004、2005年分别被惠城区、惠州市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将举办广东省第四届“哮喘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

2014年9月13日8:30至16:30,广东省第四届“哮喘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暨“慢性咳嗽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将在惠州金华悦国际酒店举行。据悉,本次会议由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举办,省内乃至国内众多呼吸内科疾病知名专家将云集惠州,会议将采用学术专题和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举行现场答疑。会后将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5分及省级Ⅰ类学分7分。 会议时间:2014年9月13日8:30至16:30 会议地点:惠州市金华悦国际酒店4楼中华厅 联系电话:18316416360(揭祥) 会议议程: 8:30~9:00 签到 9:00~9:10 大会致辞 马显力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长) 主持 吴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9:10~10:10 《COPD合并多学科疾病》 赵子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教授 10:10~11:10 《呼吸系统少见疾病的诊断》 陈荣昌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 11:10~12:10 《慢性咳嗽诊治新进展》 赖克方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 12:10~13:30 午餐 (午间休息) 13:30~14:30 《哮喘与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郑劲平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 14:30~15:30 《从炎论治—合理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治疗药物》 李建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教授 15:30~16:30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 陈正贤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教授 16:30 总结 吴峰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教授 16:40 会议结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脉硬化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郝盼盼
回答: 动脉硬化可能由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动脉硬化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 1、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措施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调节血脂。 2、高血压 高血压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3、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长期高血糖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治疗措施包括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4、吸烟 吸烟可能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治疗措施包括完全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必要时寻求专业戒烟帮助。 5、年龄增长 年龄增长是动脉硬化的自然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可能逐渐下降。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必要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干预。 动脉硬化患者应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建议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按时服药。如出现胸痛、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动脉硬化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