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成立于1992年,当时只有非常简单的医疗设备,专科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科培训。经过16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呼吸内科现己发展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专科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诊治病人准确,西医抢救能力非常强,近年救治不少急危重症疑难病人。经过不断发展、沉积,呼吸内科现已发展成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的基地,顺利完满地完成医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和指标。
  呼吸内科分为门诊部和住院部,设有纤支镜检查室及肺功能检查室,全科共有医护人员十多人,专科人才队伍梯队合理,其中正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科室拥有中西医两套优秀专业人才,采取中西医两条腿走路方法诊治疾病。科室多名人员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呼吸病研究所等各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目前最先进的各种诊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尤其在2004年后半年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肺功能检测术、经皮肺定点穿刺活检术、紧急气管插管术、各种纤支镜检查术及治疗手段(紧急吸痰、活检术、分段肺泡灌洗术、局部注药、取异物)等等,正确及时诊治了大量病人。如: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各种不明原因的咳嗽、发热、咯血,各种原因呼吸困难,肺癌等。深受患者的欢迎,得到同行的认可。
  呼吸内科开设病房床位25张,年专家门诊量及年收治病人数均在全院前3名,人均住院8.6天,设备使用率、药比均达标。2004年创下营业额为医院前三名,内科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2007年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全科人员积极性,使科室营业额增长超过全院平均增长水平。本专科抢救危重病人能力及综合处理疾病能力强,急危重病人收治率达60%以上,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0%以上。曾多次成功抢救Ⅱ型呼衰突然窒息心跳呼吸停止20分钟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极重症病例,曾治愈多例经他院诊治仍不明原因之发热病人。对呼吸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管道管理能力强,多名气管切开,气管套管时间较长之病人均能成功脱管。临床诊疗工作辐射面广泛,不仅吸引本地区及属下各县区的患者前来就诊,还有湛江、阳江等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呼吸内科积极拓展中医事业,中西医并重,其中中医在省内及本地区居于领先地位。本专科在中医诊治疾病上采取辨证及辨病相结合,治疗上采取个体化、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方法多样化,有口服中草药,自制中药散剂腾敷穴位,贴剂穴位贴敷,配合神灯照射等等,效果显著。如中医药治疗难治性哮喘、顽固性咳嗽、慢阻肺、毁损肺、肺炎、呼衰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上均有较高造诣。
  呼吸内科所研制产品有:五子养亲汤、葵蜈蛇清肺汤治疗哮喘,化痰定喘散、保肺膏对慢性咳嗽、难治性哮喘疗效确切,得到患者的信赖及支持。
  呼吸内科科室配有一流的医疗设备,拥有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意大利生产的科时迈肺功能检测仪,Bippa呼吸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装置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其中纤支镜在本专科广泛应用后,大大提高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成功率。如对不明原因的肺野肿块,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咯血或血痰、肺门增大块影,刺激性咳嗽、喘鸣、胸腔积液或胸膜疾病、肺部弥漫性疾病,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均可进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还可用于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与局部注射药物,提高疗效。Bippa呼吸机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达到改善缺氧的目的,使很多病人免除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所带来的痛苦。肺功能检测仪可随时检测患者肺功能所处的状态,对疾病作出准确科学的功能性诊断及检测药物的治疗效果。此检测安全,方便,可重复多次进行。同时医院拥有先进的DRX光机及螺旋CT设备,使我专科对呼吸系统的各种疑难病、多发病能作出科学正确的诊断。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七个月宝宝恶心干呕怎么回事
于淑霞
回答: 七个月宝宝恶心干呕可能与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上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状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喂养不当 宝宝进食过快、奶量过多或辅食添加不当可能导致恶心干呕。家长需控制单次喂奶量在120-150毫升,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添加辅食应遵循由稀到稠原则,首次尝试新食物需观察3天是否过敏。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喂食,奶嘴孔大小需适合月龄。 2、胃食管反流 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易引发反流,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拒食。可将宝宝床头抬高30度,喂奶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磷酸铝凝胶或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合并哭闹不安可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 3、上呼吸道感染 鼻塞咽痛会导致吞咽困难引发干呕,可能伴有发热、咳嗽。家长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保持室内湿度50%-60%。若确诊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注意观察呼吸频率与精神状态变化。 4、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辅食成分过敏常表现为进食后呕吐、皮疹。应暂停可疑过敏源,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鸡蛋、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急性过敏反应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严重者需使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排查过敏源。 5、胃肠功能紊乱 受凉或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异常。注意腹部保暖,顺时针按摩脐周5分钟/次。可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腹泻时配合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避免频繁更换奶粉品牌,冲调奶粉需按标准比例。 家长应每日记录宝宝呕吐次数、性状及诱因,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消毒。辅食添加期每次仅引入1种新食物,从强化铁米粉开始逐步过渡。睡眠时采用右侧卧位减少反流风险,衣物选择宽松纯棉材质。若呕吐物带血丝、呈喷射状或伴随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评估生长发育状况。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