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人民医院

血液风湿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前身是高州市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病专业组,成立于1982年,于1992年改为血液内科,是茂名地区最早成立的血液专科,是以血液病为重点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治疗中心,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4名。
  血液内科实验室检查完善,综合实力较强,拥有一支技术过硬、对病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专业技术队伍,擅长解决血液病诊治中的疑难问题,主治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营养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恶性血液病(如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各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技术水平先进。
  风湿病科始创于2002年,经过不断努力、积累和创新,已建立一套别具特色及高效的风湿免疫病诊治方法和一支富有生气的专业化队伍,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固定的病人群体,受到地区内同行的瞩目。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4名。就诊病人遍及整个泛珠三角地区,日专科门诊病人近百人,病床数30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高州医院中秋节前下乡慰问送温暖

中秋佳节将至,高州市人民医院在9月3日至5日组织全院11个党支部下乡到扶贫“双到”村及“第一书记”挂点村等开展慰问,为6个村庄的76户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大米、食用油及月饼,总价值约5.8万元。该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医院的关怀。 下乡慰问的对象包括,扶贫“双到”挂点村:新垌镇联合村,“第一书记”挂点村:镇江镇金村和含屋村,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挂点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组织对口帮扶村:山美街道杨郡村及石鼓镇鹤山坡村;根子镇旧田村四胞胎贫困家庭,共76户贫困户。 镇江镇金村的刘伯今年80岁,是村委离休干部。他左脚不慎摔伤,肌肉逐渐萎缩,没有力气走路,平时要扶着助步器才能缓慢移动。因为行动不便,他日常大都是闷坐在家里,想找个人聊天都难。看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前来慰问,刘伯觉得很温暖:“都一把年纪了,党和政府还没有忘记我,不仅安排人来探望,还送米送油送红包,我心里暖烘烘的,真是要感谢党,感谢医院。” 根子镇旧田村贫困四胞胎产妇吴女在上月底因诈骗电话被骗了5万元奶粉钱,这几乎是她一家的所有积蓄,高州医院得知后立即就给她送来1万元奶粉钱。现在不到半个月,高州医院再次来到她家中慰问,这令她十分感激,“我家庭困难,高州医院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却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医院!” 在新垌镇联合村,高州市人民医院在慰问困难群众的同时,还冒着烈日开展义诊活动,免费送医送药,受惠群众约200人,免费发放药品价值约5000元,免费发送健康宣传资料约300份。 据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近年来努力打造“仁爱医院”,重公益行医惠民,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持续开展下乡送医送药义诊、免费救心、减免费救治社会弱势群体等公益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