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是清远地区唯一的诊断和收治感染性疾病的三级甲等专科,是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清远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教学专科。在2010年牵头并创立了清远市内科学分会感染病学组。

拥有由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医护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和由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医护人员组成的人才团队。拥有血液净化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器、便携式呼吸机、高频呼吸机、气型麻醉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床边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等仪器设备。临床治疗学研究,先后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二项、“省厅医学科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二项、“市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专科有“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市中青年行业、学科带头人”、“市拔尖人才”;有“中国免疫学会会员”、“省内科学会委员”“省肝脏病学会委员”、“省感染病学会委员”、“市内科学分会常委”、“市内科学分会感染病学组组长、副组长”。

政府指令性突发性感染性疾病专业组:拥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技术服务平台,是清远市H1N1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唯一定点收治专科。

艾滋病专业组:是清远市唯一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单位”、“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管理单位”、“艾滋病定点收治专科”。

肝病专业组:是清远地区各型肝病的诊治中心。特别是在肝炎抗病毒治疗、重症肝炎治疗、肝硬化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方面具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在实验室方面,可以对甲、乙、丙、、戊等各种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肝脏生化指标、纤维化指标、肝组织学病理变化进行检测,对乙肝病毒二对半、HBV-DNA进行定量检测,对HBV-DNA耐药基因分型,对HCV-RNA基因分型。从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等方面对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治。

结核病专业组:肩负着清远地区抗击世纪顽疾——结核病的重责。本院拥有3.0核磁共振、320螺旋CT、细菌快速培养仪、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移动式C臂X光机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对诊治各种结核疾患得心应手。对重症、难治性肺结核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顽固性咯血的介入治疗、难治性气胸、结核性毁损肺、复杂性支气管胸膜瘘、骨结核、儿童结核病等的治疗经验丰富,效果显着。

其他感染性疾病专业组:专业从事各种感染性疾病和法定传染病的临床治疗、预防与研究,收治麻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狂犬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伤寒、细菌性及阿米巴痢疾等感染性疾病。

专科医技辅助组:实验室、X光室、B超室和心电图室拥有:KDC-1044离心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实验室冰箱、显微镜、纯水机、3台电脑、数字X光机、多功能B超机、全导联心电图分析仪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群众路线】我院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

8月22日下午,我院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医院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约150人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莫新铨同志主持会议,市委第四督导组副组长陈钢潮及组员汤素媚出席了通报会。 会上,莫新铨书记首先通报了8月13日召开的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他表示,院领导班子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结合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紧密联系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了整改方向和主要措施。会议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 莫新铨书记还通报了院领导班子通过查摆问题找出的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实施办法以及“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政绩观、权力观、世界观等方面剖析所产生的问题根源,提出了4个方面的整改方向和主要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二是切实抓好“四风”突出问题的整改;三是建章立制,规范领导班子履职尽职行为;四是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最后,市委第四督导组副组长陈钢潮对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点评。他指出,我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四风”突出问题,查得准、查得细,深刻剖析原因,有高度、有深度。开展自我批评态度端正、严肃认真、客观实在。相互批评出于公心、着眼当前、不留情面、批评尖锐、有辣味。民主生活会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感情,加深了了解。陈副组长对我院教育实践活动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要在进一步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上下功夫;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搞好专项整治上下功夫;要在开门搞活动、接受群众监督上下功夫;要在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源头治理上下功夫;要总揽全局,把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同推动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结合起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压偏低怎么回事
郝盼盼
回答: 低压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天生血压偏低,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口服液、黄芪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眼前发黑、眩晕等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脱水等因素有关。建议起身时动作放缓,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血管活性药物。 3、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常引发低压偏低伴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日常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表现为低压偏低伴怕冷、水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遵医嘱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 5、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发低压偏低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起床前可先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若频繁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