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整形外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烧伤整形外科始于1959年成立的外科烧伤治疗组。现为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广西区突发事件烧伤救治应急急救培训基地。发展至今已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教授 6名,副高职称5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招收有硕士研究生33名。中心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广西烧伤整形学科诊治与业务指导的核心单位。
  目前开放病床45张,病房为全空气净化隔离病房,是目前最先进的现代化烧伤病房。配有独立的全空气净化隔离手术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国产美国hill-rom-clinitronii型流体悬浮治疗仪两台,美国zimmer电动、气动取皮机及特殊部位削痂刀,bit-507iii型多参数无线中央监护系统等先进设备和功能康复室。
  我科诊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烧伤;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修复如慢性溃疡、褥疮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烧伤、创伤后各种瘢痕的预防和整形;各种体表肿瘤的治疗;损伤后心理治疗和功能的早期康复。
  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各种难愈性创面如糖尿病溃疡创面、褥疮等是我科的最大特点和诊治优势。
  我科曾及在研共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简称“973”项目)创伤修复“失控”(创面难愈与疤痕过度增生)发生机理的研究子课题5项;省厅级课题9项。在国内外刊物共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先后获省厅级及院校科研成果奖数十项。近几年开展了针对难愈性创面愈合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是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邵自强
回答: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和运动迟缓,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良好。该病通常由GCH1基因突变导致多巴胺合成障碍引起,症状多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女性发病率略高。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发病机制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主要与GCH1基因突变相关,该基因编码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这种酶是多巴胺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基因缺陷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合成减少,基底神经节律调节异常,从而出现肌张力障碍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TH基因或SPR基因突变,影响四氢生物蝶呤代谢通路。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在5-15岁出现症状,表现为下肢为主的肌张力障碍,典型表现为晨轻暮重的步态异常,可伴有震颤、姿势性肌张力增高。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帕金森样症状如运动迟缓、面具脸。约三成患者存在昼夜波动,休息后症状减轻,活动后加重。部分儿童患者可能以马蹄内翻足为首发表现。 3、诊断标准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基因检测和左旋多巴试验。基因检测发现GCH1突变可确诊。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试验具有诊断价值,多数患者在3-7天内症状明显改善。需与青少年型帕金森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疾病鉴别。脑脊液神经递质分析可发现新蝶呤和生物蝶呤水平异常。 4、治疗方法 左旋多巴制剂是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首选药物,常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片、左旋多巴苄丝肼片等。多数患者对小剂量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且长期有效。对药物效果减退者可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严重肌张力障碍可考虑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需避免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5、预后管理 早期规范治疗者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保持正常运动功能。需定期评估运动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调整左旋多巴剂量。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家系筛查。孕期患者需在神经科和产科共同监护下调整用药。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心理支持有助于应对慢性疾病带来的情绪问题。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应激。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类,帮助多巴胺合成。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维持肌张力平衡。定期随访监测症状变化和药物疗效,及时处理运动并发症。避免自行调整左旋多巴剂量,防止出现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等不良反应。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