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压氧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压氧科创建于1991年,是全区最大、建立较早、设备结构功能最齐全的高气压医学专业学科,科室拥有一栋独立的占地面积约520多平方米的建筑,装备有舱群、大型舱、小型、婴儿氧舱,能全方位满足社会的需要,自建成以来,完成40多万人次的治疗任务,在抢救一氧化碳中毒、脑复苏等方面获得很大的成功;2010年2月投入300多万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并于2012年重新投入使用,新氧舱功能先进、全自动电脑操作的三舱七门大型空气加压舱(可同时容纳30人治疗)和一台14人大型舱,配备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心电监护仪、氧舱内呼吸机,为危重无呼吸或呼吸较弱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科室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每次可容纳40多人治疗。现在高压氧科以崭新面貌、先进的设备、齐全设施、舒适环境为广大患者服务。

高压氧治疗治疗百病种疾病,总有效率90%以上,每年接待病人近万人次。特别是在抢救一氧化碳中毒及各种有害气体中毒、综合治疗脑外伤及其后遗症、各种原因所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综合治疗各种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综合治疗婴幼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高压氧科庞进军主任为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学会委员;广西医学会高压氧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高压氧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2009年5月成立广西高压氧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在我科;作为全区高压氧医学实习和培训基地,迄今为止已为全区各地各级医院培养进修生近100名。举办广西高压氧从业人员上岗学习班5期,培训学员510多名。

高压氧科技术力量过硬,科室人员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主治医师组成。全科人员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优质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

9月11日上午,由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彭跃刚、广西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常万森、防火部监督处处长谭新、南宁市消防支队防火处处长张?晖、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立斌、副调研员蒙建荣等领导组成的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督查组莅临我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我院副院长唐卫中、应燕萍及医院办公室、保卫科、后勤办公室、医疗设备科、药学部、财务办公室、食堂、物业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 在住院部二楼大学术厅举行的汇报会上,唐卫中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安全生产和节能工作的整体情况,尤其针对我院在消防安全能力提升、节能技术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随后,督查组分组检查材料,并现场查看了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4个月用听诊器听胎心可以吗
冷启刚
回答: 4个月用听诊器听胎心通常是可以的,但可能难以清晰捕捉。胎心听诊的清晰度与胎儿位置、孕妇腹壁厚度、听诊器质量等因素有关。 妊娠16-20周时,胎儿心脏发育趋于稳定,胎心音可通过听诊器探测。普通听诊器需放置于孕妇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寻找类似马蹄声的规律心跳,正常胎心率范围为110-160次/分。此时胎儿体积较小,胎心音较弱,需在安静环境中反复调整听诊位置。木质胎心听诊器因共振效应可能比普通听诊器更易捕捉信号,但操作者需具备识别胎心音与母体动脉杂音的能力。 若孕妇腹壁脂肪较厚、胎盘位于前壁或胎儿背对腹壁时,普通听诊器可能无法有效传导胎心音。部分孕妇可能误将脐带血流声、母体肠鸣音判断为胎心,导致监测误差。这种情况下建议改用多普勒胎心仪,其超声波原理能穿透软组织,检测成功概率显著提高。临床研究显示,非医用听诊器在孕20周前的胎心识别率不足50%,而专业多普勒设备可达95%以上。 日常监测胎动比听诊更易操作,孕18周后正常胎动为3-5次/小时。若持续12小时未感知胎动或听诊发现胎心持续超过160次/分、低于110次/分,需立即就医。产检时应由专业人员使用胎心监护仪评估胎儿状况,居家监测不能替代医疗检查。选择听诊器时建议优先考虑钟型听诊头,避免使用隔膜式听诊器,监听时保持探头与皮肤完全贴合,每次监测不超过3分钟。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