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都医院

全部科室 All departments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出血怎么办的护理
邵自强
回答: 脑出血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式护理。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凝血功能障碍、外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呕吐,需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对于昏迷患者,可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维持通气。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控制血压 急性期需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避免过高导致再出血或过低影响脑灌注。可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乌拉地尔注射液等静脉降压药物,后续过渡到口服氨氯地平片等长效制剂。血压监测应每1-2小时进行一次,调整药物时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3、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和压疮。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出现下肢肿胀需超声排查。监测体温和血象,早期发现感染征兆可使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4、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坐位平衡训练和吞咽功能锻炼。肌力2级以上时可进行床边站立,配合针灸和经颅磁刺激促进神经功能重塑。语言障碍者需进行发音和听理解训练,使用图片卡辅助沟通。 5、心理疏导 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家属需耐心倾听并给予情感支持。严重者可咨询心理医生,酌情使用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鼓励参与病友交流会,建立康复信心。护理过程中避免过度保护,逐步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 脑出血患者出院后需持续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预防复发。饮食宜低盐低脂,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头颅CT。家属应学会识别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再出血征兆,备好急救联系方式。建立规律的作息和服药时间表,必要时寻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延续护理服务。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