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

肝病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世纪50年代江苏省中医院成立伊始,在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邹良才教授主持下,设立了肝病专科病房,积极进行中医药诊治肝病的研究。1965年创制的“清肝膏”治疗急慢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邹良材肝病诊治经验》、《邹良材教授肝病诊疗与教学应用软件》为肝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4年春,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肝病优势,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医院在原肝病门诊、肠道门诊基础上,成立感染科,云集一流中医肝病专家、教授,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开展肝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教学研究工作,各项肝病相关科研不断立项开展,养肝澳平合剂治疗乙肝病毒携带取得突破性进展,柔肝颗粒防治肝硬化、清肝解毒颗粒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丙肝灵冲剂治疗丙型肝炎、扶正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取得突破性进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肝炎更是独树一帜???
  感染科设有肝病门诊和病房。肝病门诊有独立的挂号、收费、药房系统,为省内首家全日制肝病专科门诊。该科现有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竭诚为各种病毒相关性肝病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西医诊疗服务。
  肝病科诊治范畴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
  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癌以及胆囊炎、胆结石等。
  2、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黄疸待查、转氨酶升高待查以及其他内科疾病并存的肝损害。
  3、肝癌介入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提供内科治疗支持。
  4、开展疫苗的防治接种工作,通过正规的疫苗接种方案,有效阻断乙肝的传播。
  5、各种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黄疸指数异常等疾病。
  u 肝病专科治疗特色及优势
  一、特色:
  1.内科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很多,包括辨证论治开药方、特色院内制剂及单味药等。我专科根据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和病位,针对不同的病情拟定不同的中药配方及剂型,常用有中药汤剂、膏剂、粉剂及院内制剂。对于病情较重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药物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集针灸和药物之双重作用,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选取有关穴位和药物,将药物注入所取穴位,保持针灸“得气”效应。具有修复肝脏细胞、调节脏腑功能、激发机体免疫、促使HBV抗原系统反转,活血化瘀防治肝纤维化等多重作用。本科从80年代初即开始运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累计治疗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万余人,统计表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转率在15%左右,e抗原阴转率50%左右,HBV-DNA阴转率35.71%,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远期疗效稳定。
  3.中药外敷疗法:
  外敷疗法为中医传统治法,我科延用全国著名老中医徐景藩教授的经典老方“肝舒贴”,选用活血通络、清肝的药物局部作用于肝络,以促进肝细胞恢复,改善肝脏血液循环,达到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利水的效果。适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胆石症、肝癌等病人,临床效果明显
  二、优势:
  1.中医药治疗针对患者的个体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改善症状、增进饮食、恢复正常肝功能、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因此中医药治疗可收到整体调理,一举多得的作用。
  2.西医认为不宜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或严重肝炎、黄疸、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等,采用中医药治疗能收到独特的效果。
  3.副作用较少,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
  4.医疗费用较低。
  我国为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关爱这一群体,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帮助减轻患者的疾病之痛。诚信对待每位患者,绝不加重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