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康复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科是目前国内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最高的康复医疗机构之一。是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和江苏省康复医学培训中心的挂靠单位,也是卫生部认定的全国康复医学培训基地。是运动医学博士学位点,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硕士学位点。

一、康复科业务范畴

1、神经疾病康复: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氏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2、骨关节疾病康复:各种类型的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脊柱侧弯、骨折后功能障碍、肌腱和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运动创伤、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等。

3、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心衰、糖尿病、肥胖症、慢支肺气肿、哮喘等。

4、其它:慢性疼痛康复、急性和慢性炎症的理疗(五官、皮肤、呼吸)。

5、亚健康状态的咨询与康复、痔疮的非手术治疗。

二、康复科主要医疗手段

1、运动治疗:有氧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步行训练、轮椅训练、牵张训练等。

2、理疗: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超声治疗、蜡疗、光疗、磁疗、高电位治疗、体外反博、生物反馈治疗。

3、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4、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压力治疗等。

5、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关节松动技术、导引、传统拳操(太极拳等)、针灸、火罐等。

6、牵引治疗:颈椎和腰椎牵引。

7、言语和吞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8、运动控制障碍的系列治疗(手法、训练、注射、手术)。

9、注射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局部封闭、骶管封闭、关节腔注射等)。

10、痔疮治疗。

11、康复生物工程技术:假肢和矫形器(中德现代矫形器研究中心)。

12、康复评定:三维步态分析和动态肌电图、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心电运动试验、红外热像图、平衡能力测定、高级脑功能测定、脑循环测定等。

康复科技术力量:教授和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住院医师8人,治疗师23人,护士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8人;经过国外和香港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11人。临床规模:门诊面积800米2,门诊日诊疗400-500人次。病房50张床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洪水刺激皮肤红肿如何治疗
陈腊梅
回答: 洪水刺激皮肤红肿可通过清水冲洗、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洪水刺激皮肤红肿可能与污水中的细菌、化学物质、过敏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等症状。 1、清水冲洗 洪水刺激皮肤红肿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有助于清除皮肤表面的污染物和刺激物。冲洗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加重皮肤损伤。冲洗后轻轻拍干皮肤,不要用力擦拭。若皮肤有破损,冲洗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2、外用药物 皮肤红肿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有助于缓解瘙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减轻炎症反应,莫匹罗星软膏能预防细菌感染。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药物与眼睛接触。 3、口服药物 症状较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氯雷他定片和盐酸西替利嗪片能缓解过敏反应,阿莫西林胶囊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服药期间避免饮酒,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4、物理治疗 皮肤红肿明显时可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保持皮肤干燥,必要时可涂抹保湿霜。 5、预防感染 洪水接触后要特别注意预防皮肤感染,避免搔抓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若出现发热、脓液渗出、疼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触洪水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彻底清洗可能被污染的皮肤。 洪水刺激皮肤红肿后应避免再次接触污水,减少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助于皮肤修复。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