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胸科医院

胸外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外科建立于1965年,已经连续10届被评为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胸外科从仅能做简单肺结核手术到现今已经能够完全胜任普胸外科领域全部手术,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工作,足以证明建科45年来胸外科的长足发展。目前胸外科已经完成手术近3万例。其专科特色主要是电视胸腔镜胸外科手术,全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微创胸外科手术,电视纵隔镜的临床应用,各类肺外科手术包括隆突切除成形、体外循环下气管环切重建、肺血管袖状成形等高难度手术、肺外科急诊大咯血手术治疗的系列临床处理、扩大肺癌切除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手术、肺上构瘤手术等。能够完成所有食管外科的相关手术,对纵隔外科、胸壁外科、肺结核外科等专科手术精湛。对胸外科基础与临床工作方面有相当特色,如纳米炭肺癌病灶注射辅助淋巴结染色淋巴结扩大清扫,生物及化学胶在普胸外科手术中应用,新材料耐维联合生物蛋白胶用于修补肺表面创面漏气,肺大疱、气胸的基因与临床遗传学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早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生物靶向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指导等方面都具有专长。对于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具有食管支架、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术后呼衰病人严重肺部感染、经心包处理支气管残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等专长。同种异体肺移植完成单肺移植两例,手术后生存近5年。

胸外科在科研工作方面,有多项科研课题获得立项,包括肺密度、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与肺切除手术前后的对比研究,肺切除术后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围术期处理,电视纵隔镜的临床应用研究,肺移植的临床研究,肺癌淋巴结的精确分期及其规范化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抑癌基因PTEN、核转录因子kB和P1P3-AKT/PKB信号转导相关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意义,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基因与临床遗传学研究等,其中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基因与临床遗传学研究更是获得南京市科委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胸外科主编参编专业著作5本,有近100余篇文章在国际、国内相关医学杂志上发表。

胸外科将积极做好本次重点科室迎查准备,并积极创造条件,早日争创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节前胸科医院加强重点岗位党风廉政教育

9月2日下午,胸科医院党委、纪委在多功能厅组织召开重点岗位人员廉政专题教育会,总务、基建、财务、设备、药剂、人事、审计等科室的科长、采购员、库房管理员、会计、班组长参加了会议。 会上,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葛秋菊通报了中纪委查处的170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江苏省1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南京市纪委通报的9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院党委岳超书记传达了市卫生局孙家兴局长的讲话精神,要求大家深刻反思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三重三轻”现象,理清思路,查找问题,与己无关的思想要不得,要做到“慎独、慎微、慎权”,守好自己的底线。要求大家在思想上引起高度关注,切勿做顶风违纪的事情,始终保持警钟长鸣;各部门要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家门、做好自家事;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不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事,不做顶风违纪的事,要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律,恪尽职守;始终筑牢思想防线,坚定理想信念。 院党委和纪委对违纪问题的态度是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对违反八项规定的情况,做到快查严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甘油三酯高首选药
高云
回答: 甘油三酯高可遵医嘱使用非诺贝特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苯扎贝特片、依折麦布片、ω-3脂肪酸乙酯等药物。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药物。 1、非诺贝特胶囊 非诺贝特胶囊属于贝特类降脂药,适用于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该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加速甘油三酯分解代谢。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禁用。 2、阿托伐他汀钙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他汀类药物,适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伴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者。该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血糖异常等。用药期间需避免与葡萄柚同服,以防增加血药浓度。 3、苯扎贝特片 苯扎贝特片为贝特类衍生物,特别适合糖尿病伴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其作用机制为增强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促进甘油三酯水解。可能出现肌痛、胆石症等副作用,与抗凝药联用需调整剂量。妊娠期及胆囊疾病患者慎用。 4、依折麦布片 依折麦布片通过选择性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发挥作用,适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单用效果不佳者。该药可与他汀联用增强降脂效果,不良反应较少见,偶有腹痛、乏力等表现。活动性肝病患者禁用。 5、ω-3脂肪酸乙酯 ω-3脂肪酸乙酯为天然鱼油提取物,适用于轻度甘油三酯升高或作为辅助用药。其通过减少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甘油三酯,安全性较高,常见不良反应为打嗝、腹泻等。对鱼贝类过敏者禁用。 除药物治疗外,甘油三酯升高患者需长期坚持低脂饮食,控制精制糖和酒精摄入,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综合控制。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肌肉疼痛、黄疸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