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心胸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胸外科现有主任医师及硕士生导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监护室医师1名。心胸外科现每年开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量在150例左右,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全,有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TOF)、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肺动脉狭窄(PS)、主动脉缩窄(CoA)、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冠状动静脉瘘等根治手术,同时也开展腔肺吻合术等姑息性手术。还积累了大量的体外循环,超滤和改良超滤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体会。并常年开展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如体外循环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心酶谱、心钠素内皮素变化、血液循环的变化、肺缺血再灌注等各方面研究。普胸外科能成功开展食道闭锁根治术、漏斗胸NUSS手术、各类膈疝、膈膨升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肺囊肿肺大疱切除术等。 近三年来共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360例,除常见的室间隔缺损(223例)、房间隔缺损(46例)、动脉导管未闭(22例)等先心病外,还包括复杂性先心病法洛四联症2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8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6例、三房心5例、冠状动脉瘘4例、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主动脉缩窄2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一期手术1例、二尖瓣中重度返流12例、无脾综合症伴右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 我院的先心病手术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在全国范围能在6个月以内开展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心血管外科还是少数。今年以来我院已成功为3例年龄仅3月左右法洛四联症患儿实施了根治手术。并于今年5月10日又成功为一例出生仅11天体重仅3.2公斤患有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患儿进行纠治手术,目前患儿恢复良好,体重已增加至4公斤,并治愈出院。这也是苏大附儿院乃至苏州地区第一次成功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发展壮大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将为苏南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带来“心”的希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苏州大学医学部第四届发展战略研讨会隆重召开

为加强医学部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水平,苏州大学医学部第四届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4年9月7日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苏州大学朱秀林校长、熊思东副校长、蒋星红副校长,阮长耿院士、柴之芳院士,医学部及各学院、部分医学科研机构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大会。 本次大会我院共组织15人参加,出席会议的有院领导冯星、卢祖元、汪健,儿科临床医学院办公室、科研处、人事处、护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在这次会议上,首先由医学部主任吴庆宇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医学部学科发展概况,并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排名的基本情况,在肯定医学部学科发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的同时,希望医学部能够继续在科学研究、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方面拼搏努力,争取学科排名进一步靠前。两院院士阮长耿、柴之芳先后做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学科发展汇报,并明确各自学科近期发展目标。医学部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及附一院、附二院、附儿院、附三院等先后就本学科情况做了专题汇报。我院汪健副院长代表医院做了儿科学学科建设情况汇报,主要从学科概况、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思路与具体措施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与肯定。 各学科汇报结束后,校领导朱秀林校长做重要讲话,在充分肯定苏大医学所取得的重要成绩的同时,希望医学部各学院及医学科研机构在把握方向,认清差距,汇聚共识,乘势而上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本次研讨会的精神与内容,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分析差距与不足,积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加快学科发展,使学校医学学科建设能够勇跃新的台阶。 科研处 儿科临床医学院办公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