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第四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苏州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组建于1986年,现有病床18张,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四名医师均在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内分泌研究所正规进修学习过。苏州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特色:内分泌科在糖尿病强化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各种类型的甲亢。肥胖的诊疗以及糖尿病教育方面均达较高水平。
  内分泌科自199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广大病人的糖尿病教育,现每月第一周的星期日上课,系统传授糖尿病知识,提高病人的健康意识,积极开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讲授内容涉及饮食。运动。药物及并发症防治。自我监测及管理等诸多方面,深受病人好评。
  内分泌科目前开展以下疾病的诊治: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抢救治疗,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各种感染等。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甲亢危象,4、甲状腺机能减退症,5、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6、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7、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阿狄森氏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希恩氏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栗子的功效是什么
王志学
回答: 栗子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栗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1、健脾养胃 栗子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栗子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栗子中的单宁类物质对胃肠黏膜有温和的收敛作用,适量食用可缓解轻度腹泻。栗子适合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患者作为辅助食疗,但急性胃肠炎发作期应避免食用。 2、补肾强筋 栗子被称为"肾之果",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补肾益气、强健筋骨的功效。栗子含有较多的钾、镁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缓解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状。中老年人适量食用栗子可帮助预防骨质疏松,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食用可帮助恢复体力。栗子与核桃、黑豆等食材搭配食用可增强补肾效果。 3、活血止血 栗子具有活血化瘀和收敛止血的双重功效。栗子皮和内膜含有鞣质成分,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淤血症状,同时对外伤出血有轻微止血作用。产后妇女适量食用栗子可帮助恶露排出,但月经量过多者经期应少食。栗子与红枣、桂圆等食材搭配可增强补血效果,但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摄入量。 4、补充能量 栗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每100克栗子可提供约200千卡热量,是优质的能量来源。栗子中的淀粉结构特殊,消化吸收较慢,可提供持久的饱腹感,适合作为两餐之间的健康零食。栗子含有的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有助于缓解疲劳。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或学生可适量食用栗子补充能量,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5、抗氧化作用 栗子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这些成分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增强免疫力。栗子中的抗氧化成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益处,可帮助维持血管弹性。新鲜栗子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但经过高温烹煮后会部分损失,建议采用蒸煮等温和的烹饪方式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 栗子虽营养丰富,但不宜过量食用,每日建议摄入量为50-100克。栗子含淀粉量高,消化不良者应少量多次食用。栗子不宜与寒凉食物同食,以免影响消化功能。糖炒栗子含糖量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原味栗子。食用栗子后出现腹胀、反酸等不适症状应减少摄入量。栗子变质会产生有毒物质,应选择外壳完整、无霉变的栗子,储存时注意防潮防蛀。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