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肝胆外科室成立于1952年,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肝胆外科成为一个高度发展、高技术水平的重点科室。现为昆山市重点科室。目前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1名、硕士1名、在读硕士2名。自1996年4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累计开展胆囊切除近4000例,并发症发生率0.1%,低于美国的0.5%(1998年)和国内平均水平的0.32%(1997年)。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手术、脾修补、脾切除及脾囊肿开窗术、腹腔镜阑尾切除和疝修补、腹部外伤的腔镜诊断与治疗胃壁良性肿瘤切除等技术发展成熟。
  肝胆外科每年施行的肝脏肿瘤左、右半肝及肝段切除20余例、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4~5例、胆囊癌根治近30余例、胰十二指肠切除6-7例,均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科研项目有:“胆囊癌中P63、P73与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病因”,“PL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胆道内静脉曲张的诊断和处理”,“昆山地区阑尾炎、胆囊炎和胆管炎等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肝胆外科近三年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复杂肝癌切除包括第八段切除、微创外科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腹腔镜疝修补、腹腔镜脾切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肠道手术等。准备引进肝癌等肿瘤多种物理和化学治疗手段包括肝癌介入治疗、微波治疗、冷冻治疗。结合腹腔镜和超声内镜诊疗技术,应用术中B超技术等等。肝胆外科在王大路主任老一辈传承下,勇于创新进取的医学强将-陈健主任医师带领下,在刘瑞文副主任、范然博士、胡之宁副主任、康培良副主任医师等业务骨干的共同支持努力下,肝胆外科以其开拓“细化、精化、优化”的先进技术风格,在昆山医学领域独树一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