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神经内科始建于1984年,目前科室拥有床位40张,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一直承担本地区神经内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每年门诊量1万人以上,出院病人1500人次,重点开展脑血管病的预防。按《中国脑血管病预防指南》规范化治疗脑血管病。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抗凝等治疗。选择性开展了脑出血的钻颅碎吸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的置换术,提高了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采用大剂量免疫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多发性硬化、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药物治疗各型癫痫,综合措施抢救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脑炎。药物及高圧氧疗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近十余年来开展神经肌电图检查,提高了对周围神经疾病、肌肉疾病的诊断水平。

全科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为进一步拓展本科室业务,提高整体水平,欲开展神经康复治疗,与相关科室配合,争取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申请市级、省级科研课题。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7月25日,铜山区外科学组在我院举行学术讲座,全院医、护、技、实习进修人员及铜山区部分乡镇卫生院医师参加学术讲座。 讲座中,徐医附院肿瘤科专家刘德生教授、铜山诊疗中心外科学组组长、胸外科丁航宇主任分别为大家带来了《癌痛治疗新进展》、《小细胞肺癌的手术诊疗》等专题讲座。专家们利用幻灯形式向大家详细阐述了癌症疼痛诊治普及、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等知识。专家们还为为大家带来了国内外外科医学临床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治疗病患的经验体会,着重分析了相对病症治疗的难点和要点。此次会议为全院医务人员及全区从事外科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与专家学者交流对话、学习经验精进业务水平的平台。 据悉,诊疗中心外科学组成立以来,我院曾多次举办学术讲座,邀请省市级医疗专家前来讲学,丰富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诊疗技能,为全区人们健康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里有白絮状的东西是什么
黄钟明
回答: 尿里有白絮状物可能是尿液中盐类结晶、泌尿系统感染或蛋白尿的表现。常见原因有尿液浓缩、尿道炎、膀胱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 1、尿液浓缩 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时,尿酸盐、磷酸盐等结晶析出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在晨起第一次排尿时较常见,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絮状物是否减少。 2、尿道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中混有炎性分泌物。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道口可能出现红肿。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 3、膀胱炎 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膀胱时,尿液中可能出现白色絮状脓细胞团块。典型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排尿灼热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治疗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 4、肾炎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尿液中蛋白质与脱落上皮细胞结合形成絮状物。可能伴随眼睑浮肿、血压升高。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常用药物包括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 5、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是其特征性表现,尿液静置后可见白色絮状沉淀。患者多伴有严重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缬沙坦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如发现尿液浑浊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更需重视尿液异常变化。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