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治未病”中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该中心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突出亚健康干预,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传染病控制在感染前,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该中心分为“中医体检”、“健康调养咨询”、“中医特色诊疗”等三大板块,环环相扣。设有中医体检室、中医特色诊疗区、健康调养咨询室、基础检查室等,由多名资深中医专家提供体质辨识及调养咨询。主要的服务对象为:亚健康状态人群、体检指标异常的人群、大病初愈者及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

该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为服务对象“量身打造”一套怎样不生病的“锦囊妙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中药香囊,祛疾防病保健康系列活动”迎端午

每年端午节(今年是阳历6月2日)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如何保护和重视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当端午与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国家列入法定节假日之后,发掘传统节日的内涵,让端午过得更有意义,也成为公众的关注点。 端午节素来有挂香囊的传统,那么,在端午节前,为亲朋准备一个适合身体需要的香囊,作为端午节的礼物送出,既温馨,又“贴心”。 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的记载。在当下“流感”病人较多的情况下,向家人和朋友送香囊、送健康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活动主题:端午,为亲朋好友做个香囊 活动时间:5月16日~6月15日 香囊种类:防流感、驱蚊虫、安神助眠、提神醒脑 活动内容: 系列活动之一:香囊定制优惠。 活动期间,前100位来市中医院购买制作香囊的药材,或定制香囊的市民朋友,均免挂号费。 系列活动之二:新手制作香囊。 通过微信报名的方式,抽取15位幸运市民,5月24日(周六)上午8:30来市中医院免费体验香囊制作全过程,过程包括医生根据个人不同需求开药、药物磨粉、装袋等,医院将安排专业中药师进行指导,让网友自己操作打粉和装袋。制作过程中,中药师会随时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报名方式:手机扫微信二维码,关注市中医院→发微信报名(报名格式:参加新手制作香囊活动,姓名:***,年龄:**岁,联系电话:****。)我们会从报名的朋友中抽取15位幸运市民,在5月20日逐一电话联系,告知集合的地点和注意事项。请广大网友务必保持手机畅通呀! 注:一个微信号只能报名一次! 系列活动之三:向每辆来院的出租车司机赠送防流感香囊。 出租车司机是个很大的群体,每天行车路线都不固定,开车时间也很长,让的哥的姐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市中医院特别推出这个活动,为的哥的姐们送健康。车内挂香囊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是端午节有挂香囊的习俗,可以驱邪避凶;另一方面香囊也可以净化车内空气,有益于的哥的姐和乘客们的健康。 活动期间,将在市中医院的西门口(环宇路)免费向出租车司机发放提神、防流感香囊,凡是经过市中医院的的哥的姐们,均可在门卫处登记领取香囊哦! 系列活动之四:走进“孩子王”,教孩子和家长自制中药香囊。 5月25日和6月2日市中医院儿科中医师和志愿者们将走进万达广场一楼的“孩子王”,教孩子和家长们亲手制作中药香囊,并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您可以将自己做好的香囊直接带走!免费的! 活动时间: 5月25日(周日)下午14:00~18:00 6月2日(端午节)下午14:00~17:00 系列活动之五:香囊知识讲座。 活动期间,市中医院将组织专家进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为广大市民做专题讲座时,会另外讲解香囊有关知识,如香囊的来源、功效、种类、制作过程、使用注意事项等。此外,医院每周六上午开办的健康大讲堂,也将在活动期间为广大市民讲解与香囊有关的健康知识。每场讲座均会赠送20个香囊给听众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