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妇产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妇产科是镇江市特色专科,分设妇科、产科、计划生育、产房、门诊五个部门,有100张病床(其中2张抢救床)平均年住院人数3400余人次,平均门诊就诊人数8万余人次/年,计划生育手术室年手术人次达2700人次/年。年处理高危妊娠400余例,处理水平市内领先,对产科高危病人抢救成功率达100%,该科产前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常规开展了孕妇唐氏筛查,开设有妇科不孕症、妇科内分泌、妇科肿瘤及宫颈等专科门诊。
  妇产科发展大事记:至2010年为止开展以下新技术新项目:复杂全子宫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轻宫颈癌行保留子宫的宫颈广泛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化疗+全身化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等各种妇科微创手术,阴道膀胱瘘修补术,阴道直肠瘘修补术,盆底重建术,皮瓣或羊膜代阴道成形术,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规范化治疗(手术,化疗),计划生育复杂并发症手术,内分泌诱发排卵技术,产后DIC诊断处理,腹膜外剖宫产,宫腔镜诊治术,腹腔镜诊治术,阴道镜,胎儿监护(NST、CST、OCT),可视人流术,早孕绒毛产前诊断,硫酸普拉酮钠促宫颈成熟研究,不同时期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及副反应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对妊娠结流影响,子宫内膜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作用研究,血清CA125 CEA、AFP铁蛋白、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鉴别诊断贫腔包块。
  妇产科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力度,每年承担体检约5000人次以上,且每周派5名高年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去区、乡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业务工作,专家外出会诊1~3次/周。10年承担450学时教学任务,每年接受200名实习生实习,2~3名进修生进修,并派1~2人外出进修,获市级科研两项,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
  妇产科目前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4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研究生8人。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妇联联合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日??女专家义诊活动

5月15日是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日。我院举行了急诊医学中心护理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揭牌仪式,今年全国妇联共表彰了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我省有7个集体受表彰,而我院急诊医学中心护理组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集体。 当天上午,市妇联与我院联合在门诊大厅举行女专家义诊活动,来自妇产科、心内科等科室的8名女专家以及糖尿病营养、妇产科、急救等护理团队现场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早晨9点,女专家们的问诊桌前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少市民感叹:女专家们的阵容很“豪华”,排再长的队也是值得的。一位正在等待皮肤科专家义诊的黄女士说,自己看病就喜欢找女医生,因为和女医生沟通更方便,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这次女专家义诊,可以和平时很难挂上号的女专家面对面交流,真是太好了。” 另一边进行的婴幼儿护理同样吸引了很多市民。主管护士金华怡拿着一个玩具宝宝,给围了一圈的妈妈们演示如何给婴幼儿按摩。不时有市民提出疑惑,金华怡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讲解。急救演练也让众多市民跃跃欲试,52岁的宋女士在护士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宋女士说,老伴血压高,心脏也不好,“现在好了,如果在家发生什么事,也知道该怎么进行急救了,希望医院多搞些这样的活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